自2024年連云港海鮮市場“鬼秤”事件爆發以來,南京市委政法委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學微風繪夢調研團隊歷時一年深入江蘇多地調研,在系統性剖析基層市場監管困境的基礎上,為“鬼秤”治理提供可復制的“江蘇方案”,切實守護住群眾的“斤兩公平”。
2024年5月,連云港海鮮市場“鬼秤”事件經網紅博主曝光后引發全國關注,同期南京江寧區東山農貿市場“缺斤少兩”現象亦被接連披露。為此,微風繪夢團隊依托江蘇數字政府與基層治理研究基地,開展沉浸式調研,累計發放1073份問卷,深度訪談市場監管人員、商戶、消費者等127余人次,跟隨執法人員參與日常監管活動10余次,組織專家咨詢與研討活動10余場,積累了豐富的調研資料。

微風繪夢團隊發現,基層監管長期受困于基層資源嚴重短缺、傳統檢測手段識別率低、社會協同機制缺失等問題。以某基層分局為例,387戶監管對象僅由1名編制人員負責,傳統檢測方式對新型作弊手段識別率不足30%,公眾有效監督參與度低于20%。基于此,團隊通過深入探討與分析典型案例,歸納出“政治勢能—自我增能—基層動能”的實踐經驗并不斷優化完善,形成可復制的模式與具體對策。此外,團隊還進一步構建出基層合力聯防聯動、數字賦能增效提質的基層治理模式,為破解“任務重、資源少、技術弱”的基層困局監管困局提供理論支撐。
在探索“鬼秤”治理的實踐中,微風繪夢團隊還協助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共同研發并推廣“電子秤計量信息管理系統”。截至2025年初,該系統已覆蓋南京300余家集貿市場、近2萬臺電子秤。數據顯示,系統覆蓋地區監管人員工作負荷下降30%,商戶違規率下降 40%,群眾滿意度也從68%提升至89%。“電子秤計量信息管理系統”的推廣極大提升了監管效能與治理能力,推動了違規電子秤查處效率和群眾對市場計量滿意度的大幅提升。
為使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區域,微風繪夢團隊依托江蘇數字政府與基層治理研究基地、南京市委政法委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學MPA研究生案例教學等形式將南京市經驗向全省進行推廣。
“我們將始終扎根基層,讓學術研究真正服務于民生痛點。”調研團隊負責人楊明暄表示,從連云港的輿情危機到江寧的長效治理,團隊見證了基層監管從“被動滅火”到“主動防火”的轉變。未來,微風繪夢團隊將繼續深耕“小計量、大民生”領域,讓基層治理更見實效,為實現“秤心如意”的目標貢獻青年智慧。一把“公平秤”,不僅稱出了市場監管的精度,更稱出了新時代青年服務社會的厚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