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16日訊黃疸是新生兒的第一道健康關卡,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會出現皮膚發黃。而多一分重視,就少一分遺憾。
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通常無害,但病理性黃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如ABO溶血)、感染、膽道閉鎖等引起,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造成永久性腦損傷、聽力喪失甚至死亡!
大部分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但當患兒出現以下信號時需要及時醫院就診:
“早”(24小時內出現);
“快”(黃疸迅速擴散);
“重”(黃染到手心、腳心);
“長”(超過2周不退);
“危”(伴隨異常癥狀如:精神狀態差、喂養困難、大便顏色變淺、尿色深黃或其他高危因素如:早產、溶血風險、患兒出生時窒息、感染、頭顱血腫等)。
青島婦兒醫院兒童內科專門開設新生兒黃疸門診,致力于新生兒黃疸的診斷及治療,為患兒提供專業,全面,優質的診療服務。
預約方式
登錄“健康青島”公眾號、“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公眾號等平臺,選擇 “兒童內科—新生兒小嬰兒、新生兒黃疸門診”進行預約掛號即可。
就診地點
兒童門診1樓兒童內科門診。
溫馨提示
提前7天即可進行“新生兒小嬰兒、新生兒黃疸門診”預約;醫生坐診具體信息以“健康青島”公眾號門診安排為準。
坐診專家

劉秀香 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新生兒醫學中心副主任、新生兒與新生兒重癥醫學科主任,青島市醫療衛生優秀學科帶頭人。自1998年從事臨床工作以來,在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新生兒急危重癥的診治。曾先后赴澳大利亞悉尼Westmead兒童醫院、新加坡皇家管理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mount sinai hospital訪問學習。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省級和市級科研項目,其中主持的山東省科關計劃經專家鑒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發表國內外科研論文40余篇,并參于編輯多部專業著作。

周繼勇 副主任醫師,兒科學碩士,NICU副主任。中國優生科學協會早產兒管理分會早產兒隨訪學組委員,山東省婦幼保健學會新生兒學組青年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院內感染學組青年委員,青島市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委員。2007年畢業于青島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新生兒搶救和治療,擅長小嬰兒、新生兒各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新生兒黃疸、小嬰兒肺炎、腹瀉等疾病。作為課題組成員,獲山東省級獎勵2項。并發表論文30余篇,著作1部。

李躍 副主任醫師,兒科學碩士,1994年畢業于山西醫學院兒科系,工作后一直從事兒科臨床與教學工作,有著豐富的兒科疾病臨床診治經驗,尤其擅長新生兒危重癥救治、嬰幼兒疾病診治。

袁可 副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2006年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擔任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健康與營養管理學組委員,青島大學醫學院授課教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0年,擅長3歲以下嬰兒的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營養發育、黃疸和早產兒出院后綜合評估和管理。
(通訊員 王鑫鑫)
責任編輯:劉亮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