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科學喂養寶寶?孤獨癥怎樣居家早篩?能否早期發現孩子是否存在發育風險?日前,嬰幼兒養育照護主題智能體“杭小育”亮相浙江杭州城市大腦推進會,孩子爸媽在快速獲取科學育兒知識及服務的同時,還能通過“杭小育”嵌入的“兒童發育數智居家自查系統”篩查孩子是否存在孤獨癥等發育問題。
“您好,我是‘杭小育’,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登錄“浙里辦”APP,搜索“杭小育”,點擊并進入智能體,對話服務框就會跳出育兒高頻問題。記者體驗后發現,新手爸媽最關心的6月齡寶寶該如何添加輔食、怎樣制作輔食、在哪里入托等問題,智能體能馬上給出文字及視頻解答,或是提供跳轉服務。
據了解,“杭小育”智能體由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依托城市大腦智能中樞平臺打造,通過對話就能快速獲取服務應用。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婦幼處副處長廖維維告訴記者,智能體關聯全市0~6歲兒童健康檔案數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模型應用創新與服務數智化,能為全市嬰幼兒家庭提供“全周期、精準化、沉浸式”的科學育兒服務。作為市本級培育上線的10個智能體之一,“杭小育”智能體的上線,意味著杭州市在普惠育幼服務數智化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智能體對接‘浙里辦’APP‘善育在杭’50多項服務,可實現精準導航。家長只要通過與‘杭小育’對話,就能快速獲得所需要的服務應用,如定位附近的托育機構、預約探園和體檢,實時獲取托育券申領提醒等。”廖維維介紹,“杭小育”可自動生成寶寶成長的“專屬秘籍”,如根據寶寶的不同月齡,精準推送嬰幼兒生長發育各階段的照護要點、育兒知識和相關服務,按月推送發育指南、養育照護小組活動推薦,提供覆蓋健康、營養、心理等多維度的科學育兒方案,以擬人化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情感溝通”。
“研發這個自查系統,目的是解決0~6歲孩子在發育篩查時配合度低、檢出率低的問題。”廖維維表示,前期“杭小育”智能體在試運行階段,就在服務中嵌入了浙江省第一款針對兒童發育行為的大模型——“兒童發育數智居家自查系統”。家長參照線上視頻指導,拍攝并上傳孩子的日常行為視頻,后臺就能通過大模型評估孩子的智能發育水平,如語言能力、運動能力、認知和社會溝通能力等是否落后于相應月齡的基本標準。系統同時會將評估結果推送給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童保健醫生,待醫生線下復核診斷后,系統會根據結果向家長推送居家兒童發育指導視頻,形成“篩查—評估—干預”的服務閉環。
“我國新生兒孤獨癥發病率約為1%,門診中最小的患兒才2個月大。”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詹建英告訴記者,3歲前是改善患兒能力的“黃金干預期”。兒童發育自查系統上線后,已發現2041名發育風險兒童,確診孤獨癥病例5例,為早期干預爭取了寶貴時間。
據了解,截至目前,“杭小育”智能體已集成1000個膳食指導視頻,應用累計訪問量超過150萬人次,服務近50萬名嬰幼兒家長。

《中國人口報》2025年4月16日05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