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6日消息,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復興計劃終于迎來了曙光。
據媒體報道,馬自達確認其新型雙轉子引擎已具備量產可行性,并且有信心通過目前最嚴苛的排放法規。
馬自達CEO毛籠勝弘表示,公司已重啟轉子發動機研發團隊,并明確要求其首要任務是讓發動機符合美國LEVIV和歐洲Euro7的排放標準。
毛籠勝弘提到,單轉子發動機動力不足,難以打動美國消費者,因此馬自達決定轉向開發雙轉子動力系統。過去一年,項目進展令人振奮,技術難題已基本攻克。
目前,擋在轉子發動機量產車型回歸面前的,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商業定位。
毛籠勝弘表示,從技術角度看,馬自達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商業條件成熟,就能立刻投入市場。
馬自達對轉子發動機的執著可以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當時馬自達面臨日本政府推動車企兼并的政策壓力,急需一項獨特技術避免被吞并。
此時,德國工程師費利克斯·汪克爾發明的轉子發動機進入其視野。
該發動機采用三角形轉子在橢圓形缸體內旋轉的設計,相比傳統活塞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運轉平順、升功率高等優勢。
1964年,馬自達聯合日本碳素公司研發出新型耐磨材料,解決了缸壁磨損問題,并在“轉子47壯士”團隊的攻堅下,于1967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轉子發動機車型Cosmo Sport 110S,奠定了轉子傳奇的起點。
70年代,搭載轉子引擎的RX-3終結了日產GT-R的連勝紀錄,創下日本賽事50連勝的輝煌14后一戰成名。
1991年,馬自達787B賽車憑借2.6升四轉子渦輪增壓發動機(R26B)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奪冠,成為首個且唯一獲此殊榮的日本車企。
在民用市場上,馬自達還推出了RX-7、RX-8兩款高性能車型,其中RX-7至今為止都是無數車迷心中的神車,經常出現在各大賽車電影中。
盡管性能卓越,轉子發動機的固有缺陷逐漸暴露。
由于轉子每轉一圈需要完成三次做功,燃燒時間短導致混合氣燃燒不充分,排量僅為1.3L的轉子發動機其油耗卻高達12L/100km。
此外,轉子頂端的密封件易磨損,壽命僅約10萬公里,維護成本也十分高昂。
加之1990年代馬自達陷入財務危機,福特介入后要求縮減研發成本,最終導致RX-8于2012年停產,轉子發動機暫時退出歷史舞臺。
不過,隨著此次新型雙轉子的順利研發,這款傳奇發動機很有可能會在近幾年重新返回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