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有醫(yī)生指出,青年猝死者往往無病史、無預警、進展快,發(fā)病風險預警難度更大,是多重危險因素長期累積后的結果,猝死通常有以下6個共性。
外賣為伴
長期吃會導致血脂、血糖、血壓增高。等餓到極限才吃飯,胃腸道血管突然擴張,血流量增加,增加心臟負荷,增加猝死風險。
疲憊不堪
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心臟負荷加大,易誘發(fā)急性心律失常、心衰而致猝死。
情緒起伏
情緒波動時,猝死風險增加4.7倍,可能因急性心梗而猝死。
吸煙喝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直接損害心血管。酒精則會使猝死風險提高6.7倍。
運動不當
下班后運動,身體處于疲憊狀態(tài),容易增加猝死風險。研究發(fā)現,運動相關猝死事件40%為39~59歲人群。
疏于管理
年輕人普遍存在“健康感知偏差”,不按時體檢,不舒服就扛一扛,一旦急癥發(fā)作,將很難挽回。
預防猝死要從日常生活開始,從飲食、起居、運動、情緒等方面管好自己,如規(guī)律運動、戒煙、控制體重、不熬夜、保持大便通暢、學會應對壓力、多和別人交往、保持心情愉悅、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等。
簡單來說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多開心。唯有如此,才可能身體健康不生病,也才能預防猝死。
另外,選擇運動時要注意馬拉松、網球、籃球等強度大的運動,如果運動過量,也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fā)病變,建議在運動前篩查心血管病、做心肺運動實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