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AI賦能,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第七屆世界大健康產業發展大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大會吸引了醫療健康領域的頂尖企業家、科學家、技術專家齊聚武漢,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的大健康產業變革與創新實踐。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CEO王洪琦博士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干細胞造福人類-從夢想走進現實》,圍繞細胞治療產業發展、全球細胞治療進展和中源協和行業廿年三個方面進行精彩分享。
科技飛躍-細胞治療產業發展
王洪琦博士在分享中表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奠定從化學藥到細胞藥快速變革的基礎。他以美國首個CAR-T藥物Kymriah為引,列舉了基因和細胞療法取得的巨大突破,強調細胞技術已從實驗室研究逐步走向臨床實踐。通過詮釋干細胞在細胞替代、系統重建、組織工程等方面的功能及臨床研究,他認為,干細胞將來的應用價值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王洪琦博士提到,我國已將基因與生物技術列為“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攻關領域,國內細胞治療臨床研究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展現了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市場潛力。
未來已來-全球細胞治療進展
王洪琦博士表示,2025年有望成為細胞治療的“元年”。 去年12月美國FDA批準了首個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藥物,今年1月中國國家藥監局緊接著批準的同類產品,標志著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權威肯定。此外,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示范區率先推動干細胞治療技術的轉化應用,三項技術將率先在該地區投入使用,為行業帶來了重大利好。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的報告,全球干細胞治療市場規模逐年不斷攀升,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378億美元,而中國將成為亞洲最為活躍的市場。
細胞造福-中源協和行業廿年
作為中國細胞治療領域的領軍企業,中源協和已在精準預防、精準診斷和細胞治療三大板塊進行戰略布局,依托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國家干細胞工程研究中心等資質,構建產學研用的一體化平臺。公司擁有多家海內外子公司,不斷完善全球布局。
目前公司擁有3個臨床級的干細胞庫及平臺,包括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以及誘導多能干細胞平臺;擁有免疫細胞的再生技術平臺。同時,在全國建立了20家綜合細胞庫,構建了全國性細胞資源存儲網絡,可以提供多種細胞的檢測、制備與存儲服務。
王洪琦博士分享了一件引以為豪的事,2023 年,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應用自己19 年前存儲在中源協和旗下天津市臍血庫的臍帶血成功獲得救治,創造了全國臍帶血自存自用時間最長的記錄。他表示,中源協和近年來在細胞藥物研發上取得突破性成果,自主研發的干細胞藥物9個IND 獲得默示許可,同時,與多家國內外頂尖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細胞治療藥物臨床研究與轉化進程。
未來,中源協和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推動細胞治療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