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關于電動車與燃油車誰更靠譜,一直是行業內爭論的一大焦點。近日,德國最大的道路救援機構——德國汽車俱樂部(ADAC)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電動車不僅在排放和性能上具備優勢,更在可靠性這一關鍵維度上,悄然超越了傳統燃油車。
數據顯示,ADAC的救援人員在過去一年中共處理了超過360萬起道路故障案例,并對每一次出警進行了詳盡記錄。數據顯示,雖然電動車在道路上的數量逐年增加,但其實際故障數量遠低于燃油車——在360萬起故障中,僅有43678起與電動車相關,占比僅為1.2%。
ADAC表示,這是該機構首次擁有足夠數據,能對電動車的可靠性做出“有信心的判斷”。而今年新增的數據,更加堅定了這一結論。據德國《商報》報道,在2020年至2022年間首次注冊的車輛中,電動車的平均故障率為每千輛車4.2次,而燃油車則高達10.4次,幾乎是電動車的兩倍半(幾乎不會壞)。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竟出奇一致:無論電動還是燃油車,最常見的故障源頭都是12伏電池問題,占據電動車故障的50%以及燃油車的45%。除了輪胎問題稍多于燃油車(每千輛1.3起 vs. 0.9起)之外,電動車在絕大多數細分類別中表現均優于燃油車,包括電控系統、發動機(電機)管理和車燈系統等方面。
雖然當前電動車數量仍遠不及燃油車,且缺乏10年以上長期使用數據,但ADAC認為這已經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可靠性信號。電動車天生結構更簡單,沒有發動機、變速器、火花塞等復雜部件,因此在機械結構上更少出錯的可能。長期來看,這種簡約將轉化為更低的維護成本和更高的使用便利性。
當然,ADAC也提醒,目前的可靠性數據主要基于新車和前幾年上路的電動車,未來隨著電動車保有量上升以及車齡增長,可靠性是否依舊能持續領先仍有待觀察。但至少從現階段來看,電動車已經不僅僅是環保的象征,更可能成為日常出行中更靠譜的選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