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14日訊(記者 吳美琳 實習記者 李安琦)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作為臨床上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是由于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并腫大導致的,痔瘡給患者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還能引起出血、脫出、疼痛、墜脹及肛周瘙癢,少數患者甚至可以引起大出血,可謂苦不堪言。但大多數人卻羞于表達,或認為治療過程特別痛苦,一直隱忍。
近日,德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開展的內鏡下內痔套扎術及硬化術為有“痔”之士帶來了福音,第七人民醫院引進北京優質三甲醫院的消化資源,邀請北京友誼醫院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王俊雄前來坐診,并親自為患者實施內鏡下內痔套扎術及硬化術。
在接診過程中,王俊雄醫生耐心聽患者述說病情,了解到病人已五十余歲并在近期頻繁出現便血情況。王俊雄考慮到患者45歲以上,這種情況便血原因很可能存在內痔,建議患者做結腸鏡檢查以明確便血原因,并根據檢查結果進一步治療。

患者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后,果然發現內痔情況并伴隨活動性出血,與患者家屬溝通,知情同意后,王俊雄為患者進行內鏡下內痔套扎術及硬化術,幫助患者重獲新生。在整個治療過程以及術后,患者沒有感覺明顯疼痛、腫脹等不適,術后馬上就可以下床正常活動,在住院觀察兩天后即可出院回家。該技術也已納入第七人民醫院2025年重點項目之一。
王俊雄指出,此手術與傳統的手術相比,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能有效減輕內痔患者的痛苦,已經成為治療內痔的新選項。手術原理是將隆起突出的痔結扎、套扎后,讓其壞死脫落,達到祛除內痔的目的。對于出血性內痔,還可達到即時止血的效果。

德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丁青春表示,消化內鏡已經不僅僅作為一個檢查工具,內鏡下手術的開展應用,使得許多疾病的治療不斷趨向于微創化,通過內鏡下內痔硬化治療可以實現不開刀治療痔瘡。該技術可以應用于大部分的內痔,但是否合適采用也需要結合患者的個人情況來定。同時,做完內鏡下內痔套扎后,術后護理也非常重要,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軟化通暢,不用力排便,避免套扎物人為過早脫落而增加術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
手術完成后,醫院將開展定期健康回訪,為患者提供術后隨訪服務。接下來,德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將與北京友誼醫院緊密合作,讓更多新技術新項目落地德州,實現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的轉變,讓在“家門口”看好病成為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責任編輯:霍艷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