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1日在2025賽迪論壇上表示,今年將實施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建設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同時,還將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人工智能 制造”行動,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
“我國即將進入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增長模式和要素投入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制造業發展面臨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等挑戰。”辛國斌表示,工信部今年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辛國斌提出了五大任務,包括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向好,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加快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史丹表示,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取得顯著成效,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也促進了中國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作用下,全球工業發展在結構、投資、消費和貿易等方面發生較大變化。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與挑戰疊加,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呈現了一系列階段性變化,對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出更高要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蘇波在演講中表示,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要求我們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線,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根本任務,以建設制造強國為目標,全面統籌處理好供給和需求、中國和世界、產業和科技、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著力推動新型工業化事業邁向更高臺階。
他特別提到,在創新方面,要完善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的機制。推進新型工業化離不開企業創新、離不開新動能的蓬勃發展,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充分釋放企業創新潛力和活力。
近期,人工智能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推理模型、具身智能等領域。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王江平在論壇上表示,在大模型領域,DeepSeek產生了“鯰魚效應”。一方面該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構架和工程優化,實現算力效能的大幅提升,降低了使用大模型的成本,帶動大模型進入千行百業。另一方面,DeepSeek實現了權重和代碼等開源,是世界上最徹底的開源大模型,可建立適合企業場景的垂直模型和模型APP。
“此前許多工業企業對使用大模型缺乏積極性,擔心企業數據泄露,DeepSeek可實現本地化部署,企業能夠通過自己的局域網來部署自己的模型,因此對數據泄露的憂慮大幅降低。”王江平說。
擁抱AI是千行百業的大勢所趨。在王江平看來,應從建設高質量行業數據集和場景數據集、建設行業模型和場景模型、全面推行企業數據治理、積極探索AI商業模式、加強國家模型檢測評估體系建設、開展AI素養教育培訓等六方面加快準備。
論壇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多項新型工業化重點理論研究成果,包括《“十五五”時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路徑研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范式變革與發展路徑》《我國未來產業新賽道發展策略研究》等。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在綜合實力、產業結構、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績,為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展望“十五五”,革命性技術突破正在引發劇烈的產業變革,國內供需匹配、要素結構等也將發生較大改變。
賽迪研究院院長張立表示,需統籌好“高質量供給引領和滿足內需、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產業國內根植與海外布局、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四對關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信息化與工業化、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三方面深度融合,以“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產供鏈打造、創新體系建設、數智化改造、綠色低碳循環、國內外布局優化、一流企業培育”等為主要路徑,全力推進“十五五”時期新型工業化建設。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