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北京3月28日電(記者嚴冰)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獲悉,翼龍應急型無人機日前成功完成全國首次廣電5G 700MHz空中應急通信基站測試。本次應急通信綜合性能達常規方案2至3倍,實現了更穩定、更廣域的應急通信覆蓋,開啟了“斷路、斷電、斷網”極端情況應急通信保障工作的全新篇章。
突破三斷困局,“黃金頻段”賦能“空中基站”
這場從2點06分持續至4點41分夜間、海島場景實測中,“翼龍”無人機飛至廣東省江門市上川島任務區,在4000米高空完成2.5至4.8千米多半徑、多輪次高強度測試,成功實現了72平方公里的穩定信號覆蓋,語音通話清晰、短信收發正常,綜合性能大幅提升。
本次創新性地將“翼龍”無人機與廣電5G 700MHz黃金頻段相結合,充分發揮“翼龍”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適配性、“廣電”頻段廣覆蓋和強穿透的關鍵優勢,單機即可覆蓋72平方公里,信號可穿透復雜地形,并在暴雨、濃煙等惡劣環境下保持穩定通信,全面提升了通信覆蓋面與穩定性,為災后黃金救援期構建起“高效通信生命線”。


行業引領,多方協同落地創新突破
這創新突破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緊密協同與聯合攻堅。中航無人機組建專項技術攻關團隊,創新設計全網通飛行策略、高通量衛通大帶寬鏈路、航空天線基站一體化掛載,空中基站波束成形,實現超72平方公里的穩定持續覆蓋。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聯合省通信管理局等職能部門,以及中國廣電、廣東移動等通信運營商共同推進了此次創新應用任務。


在實際場景中,當災害來襲,傳統地面通信網絡常因電力中斷、道路損毀而癱瘓,使災區成為“信息孤島”。搭載廣電5G 700MHz應急通信基站的“翼龍”無人機能夠突破復雜地形和惡劣環境的限制,快速飛抵受災核心區域,實現穩定的廣域應急通信覆蓋,讓受災群眾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系,同時保障救援指揮中心與救援隊伍之間的信息傳輸穩定高效,有效破解了傳統地面通信設施在災害場景下的脆弱性困局,顯著提升了應急通信保障體系的響應速度、覆蓋廣度和運行可靠性。
此次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了5G通信、無人機平臺等前沿技術,實現了應急通信體系的智能化升級和效能躍升,打造出具有示范意義的現代化應急通信“中國方案”,為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災害應急救援體系提供了堅實支撐。
責編:張靖雯、盧思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