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我很喜歡一句話:“平庸的人避苦,優秀的人不怕苦,優秀的人自討苦吃?!?/p>
只有自我加壓,積極行動,成為一個自我燃燒的人,才能照亮自己的人生。
思想家史蒂芬·柯維有一句人生座右銘:“積極主動,而非被動。”
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點燃自己,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人。
本文結合稻盛和夫先生著作《生存方法》、《企業管理的真諦》、《京瓷哲學》、《戰斗靈魂》、《做事方法》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什么是“自燃型人格”?
成功的事業需要“自燃型”,即自燃型的人。我用“自燃”這個詞來表達。
物質可分為三種類型:
①遇火即燃燒的可燃物質;
② 即使點燃也不能燃燒的不燃物質;
③ 能自燃的自燃物質。
對于不同類型的人來說也是如此。有些人可以在周圍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自行燃燒。但還有一種人是非常冷漠或者麻木不仁的。即使你給他能量,他也永遠不會燃燒。他是一個不燃燒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有能力,但缺乏激情,以至于埋沒了自己的能力。
作為一個組織,我們不歡迎不可燃的人,因為他們冷酷無情,有時他們還會帶走周圍人的熱量。
所以我經常對下屬說:“公司不需要不燃人,我希望大家都成為一個自燃人,或者至少是一個可燃人,當一個自燃人靠近你的時候,大家都可以一起燃燒” ”。
能做成事的人不僅燃燒自己,而且可以與周圍的人分享能量。
他們充滿了主動性和熱情。他們不等待別人告訴他們自己的才能,也不等待上級發號施令才開始做事。他們在別人發號施令之前就主動采取行動,成為大家的榜樣。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為什么要燒死自己呢?
1、自發個性是判斷企業好壞的重要標準
企業家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和領導者,必然時刻牢記企業的前途和命運。不用說,如果遇到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一定會苦思冥想,努力尋找突破口。
他甚至會鼓勵身邊的下屬:“我們公司現在的訂單減少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你必須采取這樣的行動。其實這種事情你應該獨立思考,采取行動,不要等到我說吧?!比プ鼍蛯α??!?/p>
還有一類看似“酷”的人,表情麻木,根本沒有“燃燒”的感覺。說話者明明是“燃燒”的,聽者卻態度冷淡,這讓說話者的熱情幾乎被他澆滅了。在一個公司里,常常有一兩個這樣的“冷”人。
在我看來,這種人是非常不值得的。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只要有一個不燃者,公司的整體氛圍就會被拉低。
我經常這樣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想讓公司成長,我們需要那種即使我不親近也會‘燃燒’的自我點燃員工。即使每個員工不能具備這種品質,但至少他們必須能夠做到追隨我的靈感?!苯酉聛碜屛覀儭叭紵?。公司不需要不燃的人?!?/p>
前面說過,不燃員工是最讓人頭疼的。
京瓷的主打產品是高阻燃陶瓷產品,所以我有時會半開玩笑地抱怨:“我們公司的家伙真燒不起來?!?/p>
我多么希望公司里有很多像我一樣能“燃燒自己”的員工,但這樣的人總是稀缺的。自發的“稀缺資源”極其寶貴。
判斷一個企業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企業氛圍是否積極,是否有“這里燒、那里燒”的能量。
因此,能否將員工培養成自燃人,是企業業務發展的關鍵。
2、成為一個自發的人,就等于有了立足社會的踏腳石。
作為一名自燃人,稻盛和夫先生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自燃人的精神以及這種精神所帶來的成就。
京瓷成立初期,就接到了“水冷復合水管”的訂單,用于冷卻廣播機的真空管。
當時,京瓷的業務內容只是生產一些小型陶瓷產品。這種水冷復合水管采用老式陶瓷原材料制成,其直徑遠大于京瓷的產品標準。從技術上講,需要將小管子穿入大管子中。復雜的結構使得操作更加困難。
京瓷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沒有相應的生產設備,另一方面缺乏這方面的生產技術。
可以說,這完全超出了京瓷的業務范圍。但由于客戶的善意請求,稻盛先生還是接受了訂單。既然已經接受了,就一定要做好!
于是,稻盛和夫先生帶領京瓷員工開始了極其艱苦的探索和發展。由于水管尺寸較大,在粘土干燥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干燥部件的不平衡,以致幾乎所有水管都出現裂紋而報廢。
針對這個問題,稻盛和夫先生嘗試縮短干燥時間,但沒有效果。
后來,他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復試驗,嘗試了各種方法,最后想出了一個奇怪的招數——在水管沒有完全干燥的時候卷起一條布條,然后慢慢地將霧氣吹到布條上。讓管道逐漸干燥。
一個問題解決后,新的問題又接二連三地出現。如果粘土干燥時間過長,水管的形狀就會改變。為了防止變形,稻盛和夫還動了腦筋。
最后,本著對客戶和產品的責任感,稻盛和夫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帶著水管睡覺。
稻盛先生躺在爐子附近一個溫暖的地方。整個晚上,他都在慢慢地轉動懷里的水管,讓其干燥均勻,防止水管變形。
這個方法果然奏效,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京瓷順利完成了這批“水冷雙聯水管”訂單。
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費時費力的手工操作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是對工作的熱情和認真,以及工作完成后從心底涌出的喜悅,更是罕見。
通過將自己與工作完全融為一體,你就能達到一種為工作而焦慮、為工作取得的成績而高興的狀態。這是稻盛和夫先生自燃的性格給他帶來的成就。
3、自燃可以點燃團隊的斗志
生活和事業都是真刀真槍決勝負的競技場。我們必須始終懷著必勝的信念去面對競爭。
但越是想贏,困難和壓力就會接踵而至。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變得膽怯,放棄初衷,最終走向妥協。
克服這些困難和壓力的動力來自于各方頑強拼搏的精神。類似戰士的戰斗精神可以沖破一切障礙,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不管多么困難、多么困難,“永不服輸,一定要贏”——這種猛烈的斗志必須被點燃。
尤其是企業家,作為一個集體的領導者,一定要勇敢。如果說有什么社會角色像拳擊手、摔跤手、相撲手那樣最需要拼搏精神,我想那就是企業家了。
但我所說的斗志,并不是“徹底擊敗對手”的斗志。
可以留意路邊的花草樹木。為了在自然競爭中生存,他們一直努力向著太陽生長。
但花草樹木絕對沒有“壓倒周圍植物”的意愿。它們只是想一心一意地吸收更多的陽光,所以才拼命地伸展著枝葉。
周圍的植物也是如此,大家都在為生存而戰。
在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在拼命地生存。如果一個生物認為“它不必再努力工作了”,它就將面臨滅絕的命運。
這就是自然法則,即“適者生存”。
我們常說:“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強者通過吞噬弱者來維持生命。可以說競爭非常激烈。但殘酷的“我無他人”只是一種表象,并非自然的本質。
“適者生存”的真正含義應該是“只有努力工作,付出和別人一樣多的努力,才有資格生存,不努力,就必然滅亡”。
因此,戰斗精神不是以戰勝對手為目的的戰斗精神,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的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生活狀態。
4、事業成功的關鍵在于自燃。
為了全面闡述我的理念,我經常用一個“方程”來表達我的人生觀和工作觀,稱為“人生與事業結果方程”。
這就是“人生事業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人生的成果,以及事業的成果,都是通過這個人所持有的思維方式(即哲學)、他所擁有的激情、他所擁有的能力的產物的價值來表現的。
我長期以來一直按照這個方程式做事,也只有這個方程式才能解釋我自己的生活和京瓷的發展。
我出生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初中、大學以及后來的就業屢屢落榜。
那么,經歷過重重挫折、只具備與常人相同“能力”的人應該怎樣做,才能取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就呢?
我反復思考后得出的結論就是這個方程。
這個表達生活或職業成果的等式包含三個要素:“心態”、“激情”和“能力”。
這三個要素中,“能力”大多是與生俱來的,比如智商、運動技能、或者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健康狀況。
如果把這種可以稱為天賦的“能力”用分數來表示的話,因為個體差異,可以從0到100分。這個“能力”必須乘以“熱情”。
所謂“熱心”,也可以稱為“努力”。
對于這個因素,也存在個體差異,從缺乏動力、支配力、活力的人到對工作和生活充滿燃燒熱情、努力工作的人。
就“熱情”這個要素而言,如果你給一個軟弱的人打0分,那么你可以給一個有燃燒的斗志、和其他人一樣努力的人打100分。
但“熱心”與“能力”不同,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自己的意志決定的。
因此,我認識到,首先,“能力”是一種天賦,我很難做出大的改變,但“熱情”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改變的。
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我的“熱情”,自京瓷成立以來,我和其他人一樣不斷地付出努力。
5、成為一個自燃者,也是實現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很多人都達到了第四層次,尊重他人并獲得他人的尊重。
然而,能夠達到第五層次的自我證悟的人卻很少,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達不到。自我實現是人生價值的體現,無非是為社會和每個人做出一些重大貢獻或者產生重大影響。
這在稻盛和夫先生提到的自燃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此,成為自燃者的過程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稻盛和夫先生提倡我們努力成為一個自燃人。為了我們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我們都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利用自燃特性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如何成為自燃型人?
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自燃型的人呢?我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自燃特性?
1. 愛上你的工作
自燃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這就是愛上你的工作。
俗話說:“有情人相逢,千里只是一里”。一旦喜歡了,就不會覺得難了。相反,如果你感到無聊,無論你做什么,你都會受苦。
只要你喜歡你的工作,無論多辛苦,你都會改變心態:“先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工作”。
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并獲得成功,你就會有極大的成就感和自信,你就會有挑戰下一個目標的欲望。
在這樣的循環中,人們會更加享受工作,更加努力地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這是我的個人經歷。
因為我在大學畢業后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愛上了工作”,所以我成為了今天的我。我對此深有感觸。
努力熱愛自己的工作是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大學的專業是有機化學。但因為拿到了一家無機化工公司的offer,我就趕緊開始學習陶瓷。
但專業不對,陶瓷也絕對不是我喜歡的領域。
但是,我不得不愛上眼前的研究課題,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努力愛上陶瓷。
由于我沒有基礎知識,所以只能從閱讀文獻開始。
例如,從大學圖書館查找其他人過去寫的論文并研究其內容。另一個例子是在研究美國陶瓷學會的論文時閱讀字典。
當時沒有復印機,為了提取所需文件,我把要點抄到了大學時用的筆記本上。在仔細、徹底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我進行了實驗。
一旦我努力學習,我的興趣就來了,于是我對研究更加熱情了。經常出入大學圖書館,閱讀各種文獻資料,用于實驗和研究工作,然后去圖書館繼續學習。
就這樣,我為我的愛情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正如前面提到的,我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成功合成新材料的人。
成就偉大事業的人都是那些從心底熱愛自己工作的人。一是我很幸運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二是我改變了心態,努力把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變成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只有這兩類人才能成功。
無論你是從事商業還是學習知識,首先重要的是“喜歡”你正在做的工作。
只有“喜歡工作”,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事實上,如果沒有對工作的高度熱愛,就不可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任何領域的成功人士都熱愛甚至癡迷于他們的工作。
可以說,只有徹底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通過工作豐富自己的生活。
2、勇于在“漩渦中心”工作
憑一己之力很難成就偉大的事情。在工作中,必須與上級、下屬、同事合作。
不過,你必須主動找事做。只有這樣,周圍的人自然會幫助你。這就是“在漩渦中心工作”。
一不小心,別人就會成為漩渦的中心,而你只能在漩渦的外面打轉。也許你的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在公司里,到處都是工作的漩渦,就像急流卷起漩渦。如果你只是在漩渦里漂流,你只會被別人的漩渦所吸引。
為了品味你的工作并體驗真正的快樂,你必須處于漩渦的中心。積極出主意,主動想辦法,掀起工作漩渦,吸引身邊的人。
思維方式是否積極主動,能否形成自己的漩渦來吸引別人,不僅決定了工作的結果,也決定了人生的結果。
3.學會自發燃燒,熱愛當下的生活(非稻盛和夫先生原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獨特的命運。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有歡樂的地方,自然就會有痛苦。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可能會責備別人,抱怨命運不公。這樣,人的情緒只會變得更加壓抑,進而在迷茫的狀態中度過一生。
但也有人非常熱愛自己的生活。當面對困難時,他們往往會選擇積極面對,不斷告訴自己,目前的挫折其實不算什么。
有了這樣的心態,人們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問題,很多問題往往就在眼前時迎刃而解。
哲學家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也會笑;你哭,它也會哭?!?/p>
學會燃燒自己,用自己的熱情充滿整個人生,微笑面對生活,生活就會善待你。
4、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我們要熱愛生活,當然也要熱愛工作。這就是做一個自燃者的態度表現。
當態度轉化為行動時,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來指導,即需要設定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才能聚集努力的方向,最終到達目標的終點。
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在年輕時就規劃了自己的人生。他們要求自己在30歲、40歲、50歲的時候達到不同的人生巔峰,然后朝著這些階段性目標邁進。勇敢地向前走。
對于這一點,稻盛和夫先生表示(以下為原文):
無論你是企業家還是經營二代,每個經營者想用自己的公司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內心有強烈的渴望”,有“深入潛意識的強烈而持久的渴望”比什么都重要。
這種愿望不是隨心所欲的“如果能這樣就好了”的想法,而是一種“無論如何我都要做”、“即使有刀子我也會這么做”的強烈愿望。天空。”
這些愿望也可以是業務運營的具體目標。
比如“銷售額必須達到那個水平,利潤必須達到那個水平”等等,要把愿望變成具體、明確的目標。如果你說“我從父親那里繼承的公司有30名員工,既然他們愿意跟隨我,我也想滿足他們的期望”,那么你就必須繪制一個藍圖。
當然,這不僅僅是設定一個目標,還要制定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所有實際項目。這個時候,我希望大家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認為“現在只是一個農村小企業,制定遠大的目標是沒有用的”,那是行不通的。即使你只是在農村經營一個小企業,你也應該有“你想經營一輩子,你想要什么樣子”的理想。
所謂設定目標,不應該提前設定限制。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現在沒有資金,沒有人才,只有我們三個人,我的兄弟和另一個員工,所以設定遠大的目標是沒有用的”。 。
希望大家能夠更加有創造力,更加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前行。
盡管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描述了目標,但如果你有“這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想法,那是行不通的。
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無限的可能性。
大家一定要相信:“我的身上隱藏著無限的可能,雖然還沒有發光,但遲早一定會發光的?!?/p>
同時,還要有“雖然現在看來目標遙不可及,但我相信目標是可以實現的”的精神。
5.要有燃燒自己的意志,然后將這個意志深入到你的潛意識中
一個人想要完成一件事,首先必須在內心形成對它的渴望。只有有了精神動力,他才能付諸行動。
想要成為一個自燃的人,首先要有堅強的意志,讓自己的內心成為一個自然的人。這種意志也可以稱為欲望。只有當你有欲望時,你才會采取行動。
埃爾莫先生說:“當你立志要成功,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那就是你成功的最大秘訣。”
當一個人極度渴望完成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所以稻盛和夫先生提出了“潛意識”這個詞。
那么如何調動我們的潛意識呢?稻盛和夫先生表示(以下為原文):
為了讓潛意識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發揮作用,我們必須進行激烈而持久的思考。也就是說,通過反復的思考,思想必須滲透到潛意識中。
對于商業活動來說也是如此。只要潛意識運用得當,就能取得優異的效果。
例如,“我想讓我的公司變得更好?!比绻阌羞@樣的愿望,每天都在思考各種方式方法,一旦思想進入潛意識,奇妙的靈感就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突然閃現。
被譽為“發明之王”的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靈感”。
他之所以這么說,大概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的人。通過反復的實驗和思考,他的思想深入到了潛意識中,瞬間獲得了靈感。
換句話說,通過每天從早到晚的“用心關注”,不斷認真地思考工作和生意上的事情,你可以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驅動你的潛意識,獲得美妙的想法。
這樣閃現出來的靈感往往是尖銳的、觸及核心的,所以你面臨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從小到大,我都會在半夜醒來,因為我突然想到一個想法。在我再次入睡之前,我把想到的想法寫在枕頭旁邊的記事本上。
第二天一早,到達公司后,我立即將晚上閃現的靈感付諸實踐。我經常有這種奇妙的經歷。
6.用充滿正能量的環境和人來充實自己(非稻盛和夫先生原創)
“與好人相處,如入蘭花之家。”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就必須和這樣的人打交道。
因此,想要成為自燃人,就要善于發現身邊的自燃人,或者找到可以培養自己成為自燃人的地方,比如充滿正能量的人才論壇。
當正能量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總會給彼此傳遞一些積極的影響。這也是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
這個方法和讀書的效果是一樣的。讀書可以讓我們的思緒平靜下來。當我們的內心平靜時,我們就能做出理性的決定,釋放我們巨大的潛力。
結論
稻盛和夫說道:
“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燃型?!?/p>
他們工作時從不磨磨蹭蹭,也不消極服從命令。相反,他們會主動去爭取并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
自燃是一個人身上不可多得的優秀品質。
我們生活的時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每個人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升級。
沒有自燃,生命只會是一片黑暗。
只有點燃自己,追求更耀眼的人生,才能收獲“吹盡沙子,找到金子”的回報。
點擊“在看”,希望我們都能成為“自燃”人,盡力燃燒自己,在人生逆襲中綻放光芒。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并致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