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寨原生態旅游區積極踐行“雙碳”目標,履行社會責任,2021年在經營活動中實現碳中和,成為河北省首個實施“碳中和”的旅游景區。 5月1日,“碳中和”景區授牌儀式在黃金寨景區廣場隆重舉行。河北省碳排放權服務中心董事長陳躍、敬業集團副董事長焦國林、敬業集團副總裁康學源、黃黃寨景區總經理楊雙剛出席活動。
河北省碳排放服務中心董事長陳躍(左)為景區授牌
黃金寨景區隸屬于敬業集團,景區的碳中和評價得到了集團領導和碳排放部門的高度重視。自籌備以來,我們嚴格遵循PAS 2060碳中和示范規范的要求,采用碳排放核查-碳匯減排核查-碳交易抵消-碳中和申報的模式:引入專業技術機構收集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碳排放量匯減排數據、核算和編制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報告。報告顯示:黃金寨景區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863.274噸,碳匯吸收量為483.972噸。剩余的379.302噸碳排放量通過購買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理事會頒發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批準的碳減排量(CER)來抵消,最終完成碳中和評估。這項工作是敬業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行動。這也是首次參與碳交易的實踐,為未來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奠定了基礎。
敬業集團始終堅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節能環保投入超過80億元。 2021年,邀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制定碳達峰低碳行動計劃,從戰略規劃、工藝技術、回收利用等不同層面,對集團13種主要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評價等,不斷挖掘企業污染減排治理、節能減碳潛力。利用高爐洗渣水的余熱進行加熱。供暖面積達到160萬平方米,每個采暖季可減少碳排放14.4萬噸。未來,供熱面積將不斷擴大,實現產城融合;多種能量互補將分為兩個階段。建設2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逐步提高綠色電力比重,全生命周期減少碳排放45萬噸;推動鐵資源優化,實施快節奏煉鋼,廢品率提高到28%以上,實現全流程減碳大幅提升;高爐水渣全部深加工,綠色鋼鐵產品研發不斷取得突破,積極推動上下游產業協調減碳。
同時,鋼鐵主業實施設備升級改造,推廣清潔運輸,全面實現碳減排。投資47.7億元,用國內一流裝備替代產能和老舊設備,實現自動化冶煉和智能化管理,燒結、高爐工序產品碳排放強度降低20%。投資40.6億元建設鐵路專用線、火車站卸貨倉儲和物資中轉項目,每年將減少重卡出行130萬輛,減少碳排放40萬噸。此外,敬業集團還積極探索氫冶金、生物質煤應用、二氧化碳捕獲、利用和封存等前沿減碳技術,為早日實現碳中和做好技術儲備。
未來,敬業集團將始終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政策,穩步推進各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妥善處理生產與減排的關系,長期短期內,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將穩中求進,逐步實現“雙碳”目標。
編輯|李新銳
來源|敬業集團
回顧|劉家軍
策劃|陳曉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