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人民檢察院為民,人民是“源”是“根”。11月14日,《檢察報》刊登全國人大代表、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楊德勤的《推進產學研融合優化職業教育》評論文章。
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湖北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職院校,是全國餐飲職業教育優秀院校、全國旅游職業教育優秀院校。黃炎培是“職業教育優秀教師”,教育部職業學校教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她提出10余項提案,得到全國人大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采納。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10月18日,宜昌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徐一鳴走訪楊德勤代表,聽取代表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向代表介紹今年宜昌檢察工作亮點,征求代表對宜昌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交流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體會。
楊德勤代表始終關心檢察工作,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宜昌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2022年7月,楊德勤代表受聘擔任宜昌市西陵區檢察院聽證員,積極參與檢察聽證工作,為檢察機關在解讀法律、化解糾紛、追根溯源、治理溯源等工作中凝聚智慧、賦能。
代表的呼聲就是人民的呼聲,宜昌檢察院堅持把代表、委員的期盼融入檢察工作,把人民民主貫穿于檢察工作全過程,讓檢察職責更加精準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代表建議,既是有力監督,更是有效推動。2022年以來,宜昌檢察院共邀請180余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檢察工作,參加聽證會、工作座談會,走訪代表、委員146人次,認真聽取代表、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對代表、委員審議報告進行系統梳理,對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11件建議提案逐一進行研究落實,并全部予以回復。
△2022年11月14日檢察日報第07版:聲音周刊·建議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元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要統籌推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動職教融合、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和定位。”
“推動產學研結合 優化職業教育”
□楊德勤
本報記者 姜長順 通訊員 秦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支撐和戰略支撐,我們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驅動國家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軌道,不斷打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此基礎上,要通過教育夯實發展基礎,通過科技創新找到新的增長點,通過人才完成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十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規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努力構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等重要思想和要求。
近十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推進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的措施》《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今年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改的職業教育法,該法將于5月1日起施行,這是職業教育法實施近26年來的首次修改,從制度層面保障了我國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3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的發布,進一步完善了包括教學標準在內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確定了職業教育發展要以質量為先。《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建立了“國家示范引領、省級統籌實施、市縣聯動保障、校本特色培訓”四級培訓體系,遴選確定了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校長培訓基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職業教育的闡述,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藍圖已繪,號角已吹響。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新部署,統籌謀劃。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要協同創新,推進職教融合、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我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探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
充分認識和理解職業教育與通識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把職業發展教育融入通識教育之中。通過義務教育階段開展職業體驗、開設職業規劃課程、舉辦職業學校開放日等形式,幫助學生和家長充分正確認識和感悟職業教育,打破傳統教育偏見,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教育類型和成長路徑。深化職業教育通識教育。夯實中職基礎階段基礎,轉變教學模式,真情關愛學生,重建學生學習信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技術技能訓練與專業知識教學重新梳理融合,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技能素養。在職業教育本科階段,強調技能訓練,充實理論基礎,不斷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為青年學生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推動產教融合>>>
聚焦主要支撐產業,深化校企合作,積極吸收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工作。探索龍頭企業主導、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辦學模式,扎實推進產教融合試點,實現產教深度融合、融合發展。
三是深化科教融合>>>
進一步拓展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空間,引導、鼓勵、支持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基地,吸納優秀學生實習就業,切實助力科教融合產業升級。聯合人才培養、聯合技術攻關等新模式、新路徑,既能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又能幫助企事業單位破解發展難題。高校參與鄉村振興新路徑,培育互學互鑒沃土,推動職業教育行穩致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