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致力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站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這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進一步創新、豐富和發展,也為新征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引和根本遵循。這不僅是對當前環境保護工作的明確要求,更是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深遠考量。
當然,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也需要明確目標路徑和重點任務。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到2027年,我國將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同時,意見還提出了到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以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具體措施。例如,在污染防治方面,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碧水保衛戰和凈土保衛戰。此外,還需加強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保障生態環境質量,并支持高品質發展。通過這些舉措,可以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狀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建設美麗中國亦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我們應當勇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五指山市旅游和文化發展局 陶禹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