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對“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進行公示,這是對那些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卓越貢獻的英雄楷模的崇高致敬。勛章和榮譽不僅是對個人的肯定,更代表了國家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應從這些功勛模范中汲取力量,勇敢承擔歷史使命,以更大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投身強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
以奮斗之行涵養“家國之情”。無論是科技領域的創新者,還是保家衛國的英雄,所有被提名的人選都體現了一種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的精神。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甘于奉獻,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這種家國情懷,不僅是個人的高尚品質,更是推動國家前行的精神動力。在當今社會,我們同樣需要這種高度的使命感,將個人奮斗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不論是在科研創新、產業升級,還是在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等各個領域,只有懷抱家國情懷,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盡責。
彰頑強之姿搏擊“拼搏長空”。無論是科技攻關還是醫療救治,這些榜樣都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與挑戰,但他們從未放棄,始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這種頑強拼搏、堅韌不拔的精神,正是新時代黨員干部應當具備的品質。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的國內任務時,我們每個人都應從這些模范身上汲取力量,勇于突破自己、克服困難,以不懈奮斗的姿態推動國家事業的持續進步。新時代的強國建設需要更多這樣的堅韌和毅力,只有保持長期不懈的奮斗精神,才能確保國家在全球競爭中占據優勢。
守初心之本踐行“人民至上”。這些功勛模范的事跡還彰顯了一種“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他們的貢獻不僅限于技術、經濟或軍事上的進步,更在于始終不渝地服務人民、改善人民的生活。無論是科學家公開技術成果,還是醫生無私奉獻醫術,抑或是保家衛國的戰士,他們的每一份努力都源于對人民的深厚關懷。這種“人民至上”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每一位黨員干部應當始終牢記的初心。在新時代的民族復興進程中,我們需要更加重視人民的需求,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從這些被提名的功勛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一個國家蓬勃向上的時代力量。這些勛章背后傳遞的是家國情懷、奮斗精神和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激勵著新時代的我們勇敢承擔使命,拼搏進取,砥礪前行。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從他們的事跡中汲取力量,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身到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華章。
(綿竹市九龍鎮 王一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