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研究綜述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陳瑤
指導老師:黃英
摘要:當今,旅游業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服務業之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大學生作為思想最活躍、接受新鮮事物能力最強的群體,已成為旅游大軍中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從中國大學生特殊的出游動機、特點、偏好等方面,分析其旅游消費行為,并對國內大學生旅游市場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旅游消費行為;旅游
的
‘
陳瑤
黃英導師
:,作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團體之一,擁有 。作為最快和最新穎的團體, ,一直是游行隊伍中的一員。 ,并且在這個團體中,這個 ' 并取得了 ' 。
關鍵詞:;;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旅游逐漸成為我國旅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相關統計,46.5%的大學生節假日期間與同學或朋友一起出游,12.3%的學生寒假期間與家人一起出游。[1]但由于大學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經濟等特點,其旅游消費行為呈現出與其他群體完全不同的特點。[2]我們必須分析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了解其特點,才能正確引導和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
1.中外大學生旅游對比
1. 留學生旅游
旅游業在歐美多數發達國家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大學生海外旅游作為旅游業的一支新生力量,吸引了眾多專家進行研究和探索。
杜江(2006)指出,在發達國家,大學生旅游作為一項了解社會的活動是社會與校園的共識,各國都設立了專門的大學生旅游管理、開發和志愿服務機構,把旅游視為一項了解社會、培養人格的教學活動,是實用主義作為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體現。[3]
歐美的教育模式就突出了這種取向。李亞青(2008)明確指出,在歐美的大學里,學生一般半天上課,半天打工,周末出去旅游。高校的志愿者們組織各地的旅游信息交流。英國法律規定,25歲以下的青年人乘坐火車可享受半價票,城市各大景區也都有針對青年學生的旅游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