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公里”。為基層減負不僅要將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還要深度思考如何讓基層干部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把心思放在為百姓辦實事上。多傾聽基層聲音,回應減負需求,推動基層減負工作走深走實。
聽“基層之聲”,解基層干部之憂。基層減負不僅要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突出重點強力推動,也要堅持實事求是、自下而上、從基層干部的呼聲中聚焦基層難點、堵點、痛點精準發力。要設身處地為基層干部著想,到基層一線把脈問診、追根溯源,真管真查“重面子、輕里子”“重痕跡、輕實績”等老頑疾。把基層干部減負實感作為衡量成效的重要標尺,采取親身體驗、一線蹲點等靈活形式,采納實時建議,掌握新動向,對照監督標尺,及時調校不恰當、不合理的減負內容,讓基層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脫離“無效事務”,把更多時間精力、心思智慧傾注到為群眾解難題、增福祉、辦實事上來。
聽“基層之聲”,減基層負擔之重。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解決基層負擔過重,要敢于揮舞真減負、減真負的“真刀實槍”,下大力氣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要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樹立講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將鼓勵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有機結合,讓干部才能與崗位需求“雙向奔赴”,推動有為就有位,有位更有為。要加權限、加資源、加效能,合理下放行政審批、綜合執法等管理權限,賦予基層更多的政策傾斜、資金支持、人才支撐,切實破解基層責多權少、事多人少的困境,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雙提升。
聽“基層之聲”,提基層減負之效。要眼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把行之有效的經驗固化下來,讓關心關愛的氛圍濃厚起來。堅決守好文件會議數量、督查檢查頻次,制定囊括精簡文件、壓縮會議、縮減制度等速效清單,通過多按“刪除鍵”快捷開展。勇于破除不適應發展要求、阻礙基層干事創業的舊制度和老辦法,積極探索村(社區)掛牌準入、減負實效多維評價等長效機制,確保減負不打折、問題不反彈。要給擔當作為者“撐腰”,提拔重用有能力、敢擔當、一心為民的干部,完善澄清保護機制,建立容錯事項清單,明晰為公與謀私、敢為與亂為、過失與故意等情形,真正為敢想的干部“鼓足勁”,為敢干的干部“加滿油”。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委組織部 楊雅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