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定義的規劃層次之一,是與修建性詳細規劃類似的詳細規劃,以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基礎,以土地用途控制為重點,詳細規定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加強規劃設計與管理和開發的銜接,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1.控制性詳細規劃是銜接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的關鍵編制層次。2.控制性詳細規劃是規劃與管理、規劃與實施的重要紐帶,是規劃管理的依據。3.控制性詳細規劃是體現城市設計理念的關鍵??刂菩栽敿氁巹澘梢泽w現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的宏觀城市設計理念和微觀具體的控制要求,直接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和環境景觀規劃的編制。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1)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 ①規劃控制指標體系的內容 任何城市建設活動都由土地利用、配套設施、建筑建設、行為活動四個方面組成。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問、互相交流,可以互相討論,但請小聲說話。 ②土地利用包括土地用途控制和環境容量控制。
土地用途控制是對建設用地上的建設內容、位置、面積和邊界范圍作出規定??刂苾热莅ㄍ恋乩眯再|、土地利用兼容性、土地邊界、土地面積等。土地利用性質按照土地分類標準規定建設用地上的建設內容,土地利用兼容性通過規定土地利用性質的容忍范圍或者適度建設的要求為規劃管理提供一定的靈活性。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環境容量控制是為了保證城市良好的環境質量,對建設用地可容納的建筑量和人口集中度作出合理的規定??刂苾热莅ㄈ莘e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綠地率等。容積率是空間密度控制指標,反映一定土地利用范圍內建筑總量;建筑密度是平面控制指標,反映一定土地利用范圍內建筑覆蓋率;人口容量規定建設用地上的人口集中度;綠地率表示建設用地中綠地所占比例,反映用地內的環境質量和效果。這些控制指標從建設、環境、人口三個方面對環境容量進行了全面、綜合的控制。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③設施配套包括公共設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設施配套是正常生產、生活的保障,即對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建設提出量化的配置要求。公共設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體育、醫療衛生設施和商業服務設施的配置要求。市政設施配套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庫)以及市政公用設施容量規定,如給水、排水、用電、通訊等。
配套設施的控制應依據國家和地方規范(標準)進行規定。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④建筑建設包括建筑建設控制和城市設計引導。建筑建設控制是對建設用地上建筑的布局、建筑之間的群體關系做出必要的技術規定,其控制內容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建筑退距等,還包括消防、抗震、衛生、安全防護、防洪等方面的專業要求。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⑤行為與活動控制行為與活動控制是根據外部環境要求,對建設項目在交通活動和環境保護方面提出控制規定。交通活動控制的內容是交通出入口的方向、數量,規定允許的出入口的方向和數量;交通運行組織規定允許通過地塊的車輛類型,以及地塊內的停車位數量和交通組織;裝卸場地 規定了裝卸場地的位置和面積。 環境保護控制通過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防止生產、建設或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噪聲、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刂苾热莸倪x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沒有必要對每一個規劃地塊都進行四個方面控制,而是應根據土地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些控制內容。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4.規劃控制方法針對不同的土地用途、不同的建設項目、不同的開發過程,應采用多手段的控制方法。
(1)指標量化 · 含義:通過一系列控制指標對建設用地進行定量控制,如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綠地率等。 · 適用范圍:適用于一般城市土地的規劃控制。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條文 · 含義:通過一系列控制要素和實施細節對建設用地進行定性控制,如土地性質、土地用途兼容性以及一些規劃要求等。 · 適用范圍:在需要規定規劃用地使用性質或提出其他特殊要求時使用。 (3)圖面標注 · 含義:通過一系列控制線和控制點對土地及設施進行定位控制,如用地邊界、道路紅線、建筑退讓線、綠線、控制點等。 · 適用范圍:在需要標注規劃用地劃分和建筑物布局時使用。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4)城市設計引導 ·含義:通過一系列指導性的綜合設計要求和建議,乃至具體的形式和空間設計圖,為開發控制提供管理指引和設計框架。如建筑色彩、建筑形態、建筑體量、建筑綜合體空間組合形態、建筑輪廓圖等。 ·適用范圍:用于重要的城市風貌區、歷史保護區,獲得優質的城市空間環境,保護城市特色。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5.規劃控制指標種類 控制指標分為規定性指標和引導性指標兩大類,前者必須遵循,后者作為參照實施。 (1)規定性指標一般有以下幾點: ①土地使用性質; ②建筑密度(總建筑基底面積/地塊面積); ③建筑控制高度; ④容積率(總建筑面積/地塊面積); ⑤綠地率(總綠地面積/地塊面積); ⑥交通出入口朝向; ⑦需要配置的停車位等公共設施。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導向性指標一般有以下幾點: ①人口容量(人/hm2); ②建筑形式、體量、風格要求; ③建筑色彩要求; ④其他環境要求。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6、術語解釋及規劃控制指標計算規定 術語解釋 (1)用地面積——規劃地塊劃定的面積,單位為公頃。 (2)土地利用性質——土地利用功能,按國家標準土地利用分類,劃分為小類甚至亞小類(如R22為幼兒園、R222為小學、R為中學等)。 (3)土地利用兼容性——土地利用性質的兼容范圍或適宜建設的要求,以“允許設置”、“有條件允許設置”和“不允許設置”等形式表達。 (4)建筑密度——建筑面積與規劃地塊面積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2)用地面積——規劃地塊劃定的面積,單位為公頃。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3)用地兼容性——土地利用性質的兼容范圍或適宜建設的要求,以“允許設置”、“有條件允許設置”和“不允許設置”等形式表達。 (4)建筑密度——建筑面積與規劃地塊面積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刂菩栽敿氁巹澋淖饔茫?)容積率——規劃地塊內總建筑面積與規劃地塊面積的比例。(6)人口容量——規劃地塊內每公頃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7)綠地率——地塊內綠地面積與規劃地塊面積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8)停車位數——規劃地塊內規定的停車位數量,包括機動車停車位和非機動車停車位。(9)交通出入口方向及數量——規劃地塊內允許通行的出入口的方向、位置和數量。(10)交通運行組織——規定允許通過規劃地塊的車輛類型,并制定合理的交通運行組織。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11)裝卸場地規定——對規劃地塊內貨物裝卸場地的位置和面積作出的規定。 (12)建筑高度——室外明溝面或泄水道坡度至建筑物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13)建筑退??距——建筑物向規劃地塊邊界某一方向退距的距離。 (14)建筑間距——為滿足日照、消防、衛生、安全和建筑防護等要求而規定的相鄰建筑物之間的距離。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7.地塊劃分、土地使用性質與兼容控制 (1)地塊劃分 ①地塊劃分的目的:為便于區塊出租、區塊開發和分期建設的規劃管理,統一制定控制指標,將規劃用地劃分為眾多地塊。 ②地塊的概念與特征 地塊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更好地控制土地用途而規定的最基本用地。地塊特征:制定文本規劃時規范、指標的載體;使用性質相對單一,但不排除混合使用;與開發規模、時序相一致;地塊面積由開發方式和管理方式確定,從建筑基地到單位或廠礦企業;可根據開發和管理方式的變化重新組織地塊。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③地塊劃分的依據地塊劃分應考慮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利用調整意向、建設的控制引導原則、規劃布局結構為依據,綜合考慮以下因素:·土地功能性質的差異。用于剔除不相容的用途,盡可能保證地塊的單一性。
·土地產權或使用權邊界。土地使用者的利益和土地的有償使用使得產權邊界變得日益重要,原則上,一塊基本地塊不能跨越這個邊界。 ·城市“六條線”等專業規劃要求(注:城市“六條線”是指道路規劃紅線、綠地綠線、河湖水面藍線、高壓線走廊黑線、文物保護紫線、微波通道橙線)。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考慮地價的區位差異。地塊因區位不同,管理要求會有所不同。 ?不要超出街道或區劃邊界,以方便規劃和管理。 ?盡量與開發規模保持一致。 ?考慮基層行政管轄范圍的邊界,以方便匯總和統計當期數據。 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是獨立的,只要把這七種因素考慮周全,土地劃分就會更加科學合理。 2.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