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聲明
第一次聽到信仰這個詞,是同村一對老夫婦在爭吵,那位從朝鮮戰爭中回來的老兵,現在已經60多歲了……
文本
D1 2014年4月4日
成都—馬爾康
色達,我聽過太多人給這個地名附加太多莫須有的言論,但真正讓我相信它的真實存在,并且促使我前往那里的,是我遇到的一位云游僧人的一句話——干凈,那個地方的人,讓你感覺到干凈!
在我們的觀念里,用“干凈”這個詞來形容藏族人似乎不太合理。但陸川導演的電影《可可西里》中有一句臺詞一針見血——他們的臉和手很臟,但他們的內心卻很純凈!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我才對這次旅行中的一些行為感到如此憤怒和極度失望。
這次行程是在一個月前就計劃好的(第一期是清明節,第二期是五一),但直到出行前半個月才開始征集方案。當然,也有人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一輛30座的大巴在報名截止前一周就已經坐滿了,可見色達被很多人熟知。我了解到,今年清明節,成都大大小小的戶外俱樂部幾乎都出動去色達,少則一兩輛自駕車,多則兩三輛大巴,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色達佛學院的反饋是,學院里為數不多的幾家大酒店不讓提前預定,是先到先得。這么多人涌入,難免會出現很多突發狀況。同時,我也對一個問題感到疑惑。因為有些戶外俱樂部是AA制團購,難道重大節假日的高峰期,還要組織好幾輛大巴擠到一個地方嗎?而且明知道這個地方馬上就要爆滿,還要臨時加車加人嗎?最后一切都是臨時安排的,只有一個領隊負責,不知道這些領隊和俱樂部是為了凸顯自己的號召力,還是有別的原因,這直接導致很多戶外團隊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意外事件,甚至領隊被打,好在最后大家都能安全返回,可以說是幸運的,但是如果情況繼續發展,我想遲早會出現問題。
考慮到色達路途太遠,且節假日有堵車等意外情況,為了避開上下班高峰,集合時間定在4日下午3點半,而從茶店子站出發的最終集合時間是下午4點11分。小伙伴們興奮地聚集在一起,有來自深圳的,有來自湖北的,有來自重慶的,有來自四川的……開玩笑地說,這是一次網友盛會。
到達理縣時已近黃昏,細雨蒙蒙。我們找了一家之前吃過飯的小館子,一起吃了晚飯。不過,這家館子實在是小得可憐。最后大家齊心協力收拾了桌子,把所有的食物都清空,搬到水壩外,做成一張長桌。雖然下著毛毛細雨,風也有點大,但大家還是在盛開的桃樹下吃得津津有味。這一頓飯,小伙伴們徹底貫徹了“光碟行動”的宗旨,表現出了餓狼撲食的精神。
D2 2014 年 4 月 5 日
馬爾康色達佛學院
早上七點半,所有隊友都已經早早起來,洗漱完畢出門吃早餐,馬爾康縣的早餐確實高檔,一碗面十幾塊錢,加上一碗湯,就要二十塊錢。
吃完早餐,匆匆逛了馬爾康縣城,發現馬爾康縣城雖然不大,卻異常干凈,清晨的街道上人不多,處處靜謐,臺階上的露珠讓人忘記了這里是一座小鎮,是自然的風景,無論何時望去,都會覺得十分愜意。
早上八點集合出發,去往觀音鎮的路上堵車,下起了小雨,氣溫也比較低。一路追著我的壯壯發信息問我在哪。她所在的團隊昨晚七點出發去古路溝,今天早上六點多就起床了,從他們到達的地方來看,估計離我們有半個小時的車程。
過了馬爾康,路況開始變差,雖然不算顛簸,但路面卻如搓板般,車速只能維持在三四十里每小時,半路還下了一場大雪,仿佛清明時節到了,每年這個時候,還能看到一路上還未融化的積雪。
途中我們停下來休息,大家拍了不少照片,不管技術如何。此時此刻,心情最重要。所以,風景在路上,風景更關乎看風景的人的心情。
過了耿達鄉,路況開始好轉,天氣也好轉了,我們一路高歌猛進,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路上遇到的藏民也都很熱情,不管是修路的,還是朝圣的,還是當地人,居民們看到我們經過,都會熱情地向我們揮手,或者給我們一個虔誠的微笑。
下午四點半左右,我們的大巴終于抵達了色達佛學院。當大巴從主干道拐彎,駛向色達佛學院門口的時候,那早已印在腦海里的畫面并沒有出現在眼前,只有從山那邊望去,能看到一點點色彩。但對于每一個長途跋涉,被火車的車廂弄得頭暈目眩的人來說,到達終點意味著終于可以擺脫車廂的束縛,自由地呼吸空氣,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滿足的了,讓人心里充滿了幸福。色達,終于來了。雖然不是說經歷了多少艱辛,但內心等待的煎熬,也足以讓人疲憊不堪。這個聽過、見過太多次的地方,終于像一幅畫卷一樣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我不知道其他人來這里的目的是什么,尋找什么,但我的心里卻一直在等待一個模糊的身影,色達,終于到了。雖然說不上經歷了多少艱辛,但內心等待的煎熬也足以讓人疲憊不堪。這個我聽過、見過太多次的地方,終于如一幅字畫卷一般出現在我眼前。
我不知道其他人來這里的目的是什么,在尋找什么,但我心里一直在尋找一個模糊人物的歸宿。我希望在這里找到靈感,把這個人物寫出來。我把她帶到這里,但我不知道這個地方能不能讓我描繪出她的真我。真我和意境,往往就在于這種想法。
我不信佛,也還沒找到自己的信仰,但是我很敬佩有信仰的人。如果有人說信仰是愚昧的,那我想色達就是這種愚昧之人建造的世外桃源。在很多人寫的游記里,無一例外的都把色達當成了旅游景點。但是我覺得,如果你把色達當成了旅游景點,那么你不遠萬里來看這些所謂的“色達”,無疑是不值得的,也是對色達的侮辱。你可以不了解那里的修行者,但是請平等對待他們,不要把這些紅房子當成旅游景點來證明你的到訪,但是,請把它當成一個臨時的家,你不需要假裝有文化才能了解這些修行者的精神世界,但是請把他們當成你偶然遇到的朋友,哪怕只是一見如故,一聲問候。他們和我們沒什么不同,我們也和他們沒什么不同。正如他們的天葬儀式所表達的那樣,身體只是靈魂的一個載體。他們生來死去,除了愛,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任何東西。靈魂的關懷。
我們在城市里留下了太多的東西,太多的牽絆,太多的庸俗思想,為什么我們來到這里還帶著這種污垢呢?就像一個人在家里呆了很久,終于抽身而出,一時之間把家里臭烘烘的垃圾收拾好,到外面找個地方扔掉,再回到家里又干干凈凈的。我們所謂的旅行現在變成這樣了嗎?工作和生活中積累了太多的郁悶和不滿,然后抽出點時間,上車找個地方收拾好,把負面情緒扔掉,回來后,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照常生活,然后又慢慢地積累起來。就這樣,我們最終只是生活情緒垃圾的攜帶者,無論你偽裝得多么優雅,化妝得多么濃,都無法掩蓋你那腐爛敗壞的內心。
走出去不代表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扔垃圾,這不會讓你長時間感到輕松。你的心里留有的空間越大,走回去時就需要騰出更多空間來容納更多的垃圾。如果你有太多負面情緒,遲早你會不堪重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幻想和純真的信仰,無論你生活的環境有多么骯臟,那份天性始終根植于你的內心。出來吧,請釋放你隱藏已久的純真,換個地方,不會有人在乎你。大膽地表白你的內心,讓你的靈魂感受到你心跳的節奏,這其實是你一個人的信仰。
色達是為我們的靈魂而建的,但如果你想把它當成一個旅游景點,它只不過是另一個埋葬你余生的垃圾中轉站。
在停車場遇見了昨晚趕過來的大媽,為了防止發生意外,我讓她在 Gar Hotel等他們退房訂房。
最后告訴我們只有25張床位,我們30個人擠25張床位應該沒問題,我松了一口氣,解決了這次旅行最大的變數,他已經等了我們兩個多小時,今天要從爐霍開車到新都橋再回成都。
車停好,隊友們提著行李直奔住宿地。喇榮五明酒店就在佛學院的山頂,在密密麻麻的紅房子中也頗為醒目,不過從停車場步行過去還是要二十分鐘。很多高原徒步經驗不多的隊友每隔幾分鐘就要停下來休息,抱怨著問我司機能不能直接把車開到喇榮酒店。但為了避免堵車,這是不可能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真的希望他們上去。
所有隊員集合,點名,然后分配房間和床位。過了一會兒,一切終于安排好了。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然后大家下樓安排晚餐。晚餐休息時,我出門尋找最近的急救醫院。祭壇旁邊就有一家。我問了一下可以救什么病,要了電話號碼。然后我回到酒店,檢查了每個房間,看看隊員們有沒有異常。幾個女孩開始出現高原反應的癥狀,頭疼、惡心。我給她們每人一瓶葡萄糖喝,讓她們休息一會兒,一會兒下樓吃飯。
晚上18點半,吃飯的時候,終于等到了最后一個隊員壯壯的到來,她連行李都沒來得及放下,狼吞虎咽的坐下來吃,說是一天沒吃飯了。為了省錢趕時間,團隊三餐全部包吃。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其他隊伍的預算和我們不一樣了。甚至有一個更不可思議的隊伍,居然在計劃里寫了整個行程370AA預算,我后來才知道這個隊伍的情況,堪稱是一次冒險。這個以后再提。因為我們隊伍早早就滿了人,我把還沒報名的都安排了,到了其他隊伍,特別是一些學生,就把他們安排到預算450的其他隊伍,他們回來之后,都叫苦不迭。結果,總費用加上我自己的花銷,遠遠超過了我們整個消費的總金額。而且可能他們也習慣了我這種保姆式的領導風格,對其他領導風格不是很適應。當然,出去玩,玩得開心就好,適當省點錢也行。花最少的錢看最好的風景當然最好。但有時候,錢買不到一次快樂的旅程。
黃昏時分,突然響起佛經。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每個月為稿件發愁,靈感枯竭而焦慮的時候,我就會坐下來,整天聽各種佛經。如果你不明白它的意思,你不用去想它的意境,你的頭腦就會很清晰。同時,如果你不明白它的意思,在安靜的時刻,你會突然有很多靈感。
晚餐后,夕陽西下,我稍稍在佛壇邊站了一會兒,陽光柔和得近乎柔和,將色達佛學院分成陰陽兩部分,朝圣者在木板上磕頭,一些慕名而來的游客也試著模仿那笨拙的姿勢。不管他們是否真誠,我想,既然他們選擇來到這里,一定是懷著善意而來。
人們繞著壇城轉著經輪,祈求所牽掛的人平安幸福。我發現,世人對佛教的看法和修行人,有很大的差別。有些人只是把佛教當成一個寄托愿望、祈求祝福的地方,僅此而已。而修行人卻把佛教當成一門學科,希望從中領悟人生,找到心靈的安息之地,這有點像心靈修行的一門課程。
宗教是神圣的,外人也許會說它愚昧可笑。但佛教的宗旨是教人向善,這一至高無上的佛理受到人們的尊重,盡管千百年來這一教義被統治者不斷利用,因為我不信佛,所以就站在一旁看著身邊的人,就像一場沒有排練過的人生戲劇,各種演員陸續登臺表演自己對人生的理解。
晚上的色達十分寒冷,但依然沒有阻擋大家游覽的熱情,有的隊友冒著嚴寒跑到最高處拍攝星空和佛學院全景,有的怕冷的則躲在酒店里玩殺戮游戲。
走了一圈發現酒店大堂、庭院里都搭滿了帳篷,也有一群群人開車或者包車陸續抵達,沒有地方住,特別是一些領隊沒有叫隊友自帶的團,好幾個團在壇子里吵了起來,領隊也是慌了,到處幫忙找住宿,有隊友出現了高原反應,再加上色達的氣溫屬于寒冷天氣,我就告訴我們團里的每個人都帶上睡袋,晚上就睡在酒店里。
有人還說冷,可以想象其他怕冷的人今晚怎么活下來。認識的幾個戶外隊領隊來到我家,希望幫忙安置幾個有高原反應、什么都沒帶的人。帶裝備的隊友最后和其他隊友商量,把床挪到一起,這樣6個人就能活下來了。
夜晚的色達并不像他們照片上那么耀眼,但此刻銀河布滿天際,群星閃耀,偶爾有幾顆星星劃過。遠處的雪山已沉入茫茫暮色中,一片漆黑。誰能想到,在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山谷里,竟然隱藏著如此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這就是色達,你不需要費力去理解,它就在每個人的心里。
D3 2014 年 4 月 6 日
色達佛學院——馬爾康
半夜房間里有人在咬牙切齒,到了凌晨時分,我頭痛欲裂,差點吐了。我去過那么多高海拔的地方,從來沒有高原反應,沒想到沒徒步,3900米的海拔,竟然有高原反應。我和身體斗爭,努力忍住睡意。早上6點多大家就開始起床了,我還是頭疼,我蜷縮著身子,把頭埋在胸口,也許是天生如此吧,這個姿勢讓我感覺溫暖又安全,居然還減輕了一點疼痛。
天剛亮,大家才起床出門看日出。我探身望向窗外,看見了晨曦中的色達佛學院。此時,佛學院里傳來了早會的誦經聲,回蕩在山谷間。山谷中飄蕩著薄薄的霧氣,太陽還未進入山谷,遠處的雪山已泛起白光。明暗的對比,加上霧氣的襯托,仿佛一幅不真實的風景畫,美不勝收。
早上九點多,直到隊友散步回來我才起床,打電話詢問了昨晚有高原反應的兩個隊友的情況,吃了點東西,就下樓走動了。
我沒有走大路,而是隨意地走在密集的紅房子之間的小路上,逛了當地的商店和寺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蒙著臉的修行者的笑容,狗兒們隨處躺在地上曬太陽。
當地學員看到有人給他們拍照,大部分人都會用手捂住臉,有的慌忙逃開,有的捂住臉后笑了笑。但不管怎樣,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厭惡的神情。我走之前還發了一條信息,說要尊重當地人的意愿,不要強迫他們做什么。特別是,我禁止一些人花錢請當地人拍照。我覺得這種行為太可惡了,既欺騙了看照片的人,也侮辱了別人。也有少數人很樂意被拍照,來這里的人都帶著攝影器材,拍下他們認為美麗的風景。
我特別喜歡看當地人看你的眼神,真的就兩個字:干凈,從心底里干凈。會讓你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和城里人看你的眼神完全不一樣,總覺得他對你有意。我就是這樣,以眼睛來判斷人。不管你的衣著有多華麗,舉止有多優雅,你的眼睛,你的目光都無法掩飾你內心的想法。在我看來,眼睛捕捉到的圖像在第一瞬間就傳送到你的大腦,你來不及對個人情緒做心理調整,但你的本能反應會在第一瞬間顯露出來,你絲毫不能掩飾。
當地有乞丐,他們不會強迫你施舍,只要施舍就行,如果你不施舍,他們就會保佑你。
印象最深的是佛學院的那只狗,它不找地方住,也不怕人,隨便躺著曬太陽,人走過它也不睜眼看人,也很搞笑,我用手機拍的照片最多的就是當地的狗。
因為我覺得它們過得太安逸了,有時候你會發現一條狗躺在路中間,不仔細看,還以為它已經死了。我喜歡狗,我一直反對在城市里養狗,因為我覺得城市里的狗只是人們發泄情緒的道具,但我把它們當成平等的朋友。比如那些愛狗人士,平時都把自家的狗稱為親愛的兒子,如果有一天狗咬了它,你覺得主人會理解狗為什么咬它嗎?不會,人這種高等動物,又怎么能設身處地為狗著想呢?但為什么遇到不同的人,你會要求狗聽你講工作和生活呢?它咬你有它自己的理由,你應該尊重日夜陪伴你的寵物的自由。狗,因為我們不能給它自由,人都被囚禁了,更何況是狗呢?我們為什么要把自己的意志和審美強加在一條狗身上呢?有個笑話,有個主人把自己家的狗狗的毛修剪、染成熊貓的樣子,還開心地在大街上簽名,向世人炫耀。不知道這只狗狗照鏡子的時候,還會不會認為自己是熊貓呢?它的同類還會把它當成狗嗎?我想,作為一只狗,它本身對此是不會高興的。就像你公司里的老板逼著你做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你會高興嗎?不會?
在塞達,我看到的不只是人,就連一條狗都是自由的。就像斯巴達克斯在第三季死的時候說的,沒有什么比(死亡是)自由更讓人感到幸福的了。平等對待所有生命。路過時,尊重一條狗的自由,讓它舒服地睡覺,給它讓路,不打擾它。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種信仰。
中午,全體隊員聚集在喇榮酒店門口,提前吃過午飯,收拾好行李,前往停車場,乘車前往天葬臺。
關于天葬,我曾經親眼見過一次,當時我一個人在某個地方旅行。當時的視覺沖擊,讓我的心像被勒緊了一樣,好像神經末梢隨著刀的每一次割傷都在顫抖,我能感受到同樣的疼痛。最后,我無緣無故地哭了起來。當地的藏民看著我笑,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但那個場景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也是從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深刻的文化差異。對我們來說,有人死了,我們覺得應該悲傷,但對他們來說,親人的死亡只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我們不應該悲傷。悲傷的起源確實很自私。這可能是一個很離譜的說法,但這是事實。我們的悲傷與死者無關。那只是我們自己對死者的懷念。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人死后應該隆重地下葬。每個人都應該為此感到悲傷。但實際上,這只是活人的場景。死者已經消失,無法被察覺。只留下一具尸體等待腐爛。
但這次親眼目睹色達天葬的整個過程,讓我從頭到尾都感到惡心。我感到惡心的不是天葬過程,而是周圍的人。真的太惡心了。我心里其實在咒罵,希望那群禿鷲能飛下來啄食人群的肉,讓他們也感受到同樣的痛苦。
因為這種憤怒的心態,我從未看到身邊的人對死者的尊重。我看到的只是一群游客滔滔不絕地說著高尚的話語,然后把死者當成炫耀的道具。我擺弄著相機,試圖從各個角度拍下整個過程,以便回去炫耀。我以為旅游路線還沒有開發到這個地步。這些穿著色彩鮮艷的夾克和褲子的人到底是什么人?一群所謂的戶外人士?而我不幸是其中之一。
我看著他們在尸體前笑著拿著相機擺造型,然后討論照片夠不夠清晰夠不夠震撼。后來看到有人發評論描述當時自己有多勇敢。有多近,有多清晰,不知道這些人為什么千里迢迢來到這里,就為了坐在車里幾十個小時看半個小時的割肉?還不如一大早就去宰豬,好好欣賞一番,或者抽個周末去火葬場看一場驚心動魄的。
我給隊友的最低底線是,可以拍照,但請不要發。
我不想再多談這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但我只想對每一位戶外領袖說,你可以忽略隊員的行為,但請盡到告知他們的義務。
下午兩點左右,天葬結束,大家回到大巴車上,開車返回馬爾康。接下來的行程和來時一樣,瑣碎的事情就不細說了。最后我們回到了成都茶店子車站,終點站是7號下午四點。不過整個行程還算順利,食宿交通和戶外保險費用平均每人764元。
色達活動第一期圓滿落幕,第二期將于5月1日繼續,敬請期待。活動第二期方案已經出爐。活動QQ群,想去的可以加入咨詢!
D4204 4月7日
馬爾康-成都
我就不多說了,路線和我們來的時候是一樣的!
語言 - 寫在最后的話
越來越多的人在戶外運動中越來越多的人參加,許多團隊的領導者都會根據他們的經驗來收集大多數人在某些地方的經驗您的業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團體,從陌生人到整合,尤其是在登山和徒步旅行中,團隊成員的支持者都會聚集在一起。由于每個團隊成員都選擇一起加入,因此他們渴望互相交流和理解,即使他們在一起三到兩天。
戶外活動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和一種積極的能量,而不是一個理想的口號,例如逃離城市,遠離喧囂,或者,如果您不瘋狂,我們都會享受這一范圍?缺乏野心,是為自己凈化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的生活,享受這種幸福,并擁有感激之心,然后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這仍然是我們的口號:出去回來 - 無論是身體和精神上的!
在文章的結尾,我會發布一些休閑團隊成員拍攝的電影,盡管他們有點不合時宜,但我喜歡的是語氣而不是攝影技術!
可以引起美麗共鳴的照片是好照片!
全文的結尾:( QQ組)
(作者:運行蝸牛Tome?)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