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又是國慶長假,去哪兒玩成了大家最糾結的問題,現在給大家推薦國慶假期值得去的自駕景點,在這里可以解開你的糾結,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九尖棚旅游區
九尖棚旅游區位于天寶梨鄉地房鎮,每年三月梨花盛開,漫山遍野,皚皚白雪,碧玉如蓋,粉桃、碧柳、蒼松點綴其間,置身其中猶如置身畫中,被中外游客譽為“中國最大的天然花園”。
云嶺旅游規劃叢書第二卷:昆明北部鄉村旅游發展研究
查看
主要景點
朝陽洞
九家棚村,這個以艱苦創業聞名全國的“沂蒙明珠”和“全國文明村”,村內有保存完好的九家棚原始遺址、中國人民銀行前身之一的北海銀行魯南印鈔廠舊址朝陽洞、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陳光等指揮的天寶山戰役遺址、人類征服自然的引水工程龍頂山天池等人文景觀。
千年紫藤樹
此外,還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掛心覺、雙乳峰、母子山、章浪背江坡峰、楓林、水杉林、云霧洞等,令人贊嘆不已,交相輝映,特別是千年紫藤樹,被稱為紫藤之王。
大峽谷
峽谷全長約2公里,峭壁險峻,森林茂密,景色迷人。
龍潭水庫
2008年以來,公司多方籌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總庫容11.6萬立方米的里大灣水庫和總庫容18萬立方米的龍潭水庫,連接兩座水庫的漂流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
一方面,景區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田園風情,景區內山勢雄偉,峽谷幽深,山泉清澈,森林茂密,花果芳香,民風淳樸,讓人回歸自然,流連忘返。另一方面,幾代九家棚人在這片土地上的奉獻,對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號召力。因此,九家棚景區堪稱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緊密結合的經典之作。二十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和全國各地游客紛紛來到九家棚參觀、學習,接受傳統教育。20世紀80年代以來,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60多位省部級干部、56所高校師生、8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先后來九家棚視察、指導、考察、研究、觀光。
春季有花,秋季有果,夏季有綠蔭,冬季有雪,九家棚風景區是您春賞花、觀光采摘、修身養性、休閑度假、體驗田園風情、享受美好生活的最佳旅游勝地。
2. 曾子山旅游區
曾子山旅游區位于鄭城鎮南吳城村,景區集山水秀美與人文芬芳于一體,連綿起伏的群峰散發著秀美的氣息,古老的石墻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曾子山山勢險峻嶙峋,峰石奇特,林木蔥蘢,風光各異,因瀕臨溫涼河,具有“桂林山水”之韻味,被譽為北方最大的“盆景”。
曾子山自然風景區包括曾子山、吳城古城、曾子墓三部分,總面積418公頃。景區內有大小景點30余處,其中著名的七大景點為臥佛、銀河峰眺望、透明洞、摩崖造像、王小五起義軍營址、孝子葬、曾子墓。
曾子山不僅險、奇、古、秀,還有摩崖造像和人文景觀。登上富貴峰,頓覺豁然開朗。山頂地勢平坦,面積約30畝。富貴峰南門下的巖壁上有三處摩崖造像,一為南宋所刻菩薩、武士,當地人俗稱“守門將軍”。二為金代所刻坐觀世音菩薩。三為觀音乘云造像。造型生動別致,至今仍清晰可辨。
3.觀音山旅游區
觀音山旅游區位于鄭城鎮油樓村。觀音山綿延數十里,山上長滿了金銀花、各種果樹、馬尾松、側柏、國槐等,是我國金銀花主產區。觀音山上有古廟,山上有明代留下的文字。至今留下了“仙人足跡”、“金龜入海”、“仙人棋盤石”、“仙人轉天印”、“七星映月崖”、“古蜂洞”、“山魔鎮壓石”、“五虎對北斗”、“黃牛洞”、“觀真臺檢閱兵場”十大自然景觀。
山上建有廟宇一座,內藏明宣德年間香爐、《太上老君引經》石碑、少林寺捐贈的古畫匾、木造觀音像等數十件文物。每年有三大廟會,廟會遠近聞名,歷史悠久,享譽鄂、豫、皖幾十個縣市。每年來廟會參拜的游客達50余萬人次。為此,商城縣人民政府于1997年專門發文批準觀音山為合法道教活動場所,并在廟內懸掛了“商城縣道教協會”的牌子。
為充分利用觀音山山水景觀、傳奇古景、源遠流長的廟會等有利條件,加快開發旅游資源,促進合峰橋鄉經濟發展,政府規劃將觀音山旅游區逐步建設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道教活動、園林藝術、林業種植、立體養殖、農副產品集散貿易于一體的豫南最大的景區開發區。
4. 鵬泉旅游區
彭泉旅游區位于銅石鎮,自然資源豐富,三面環山,古樹品種多,有千年松樹、千年紫荊樹,還有千年道觀遺址。山上果樹種類繁多,有山楂、蘋果、菠蘿等,金秋時節,滿山飄香。
彭泉慢谷風景區是集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以彭泉河流域為依托,自然環境獨特,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山、水、村交相輝映。景區物產豐富,果樹遍地,森林覆蓋率達85%。四季溪水潺潺,給景區增添了熱鬧的氣氛。景區內,春季林木繁茂,花香四溢,春意盎然;夏季綠樹成蔭,山風陣陣,可感受到大自然的涼爽;秋季果實芬芳,色彩繽紛,可享受采摘的樂趣;冬季銀裝素裹,冰清玉潔,可體會寧靜致遠的心情。景區不僅有黛溝地貌、高山濕地、原始森林、奇洞等生態景觀,還有圣殿、情人谷、慢步區等人文景觀,二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說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心動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哦!喜歡的話記得點贊收藏關注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