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今年9月30日,是我國第十一個“烈士紀念日”。“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歷史是最好的課本,銘記是最好的緬懷,奮進是最好的告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追尋先烈足跡,賡續先烈精神,勇擔時代重任,堅定為民之心,奔赴強國建設,在新的征程上,創造出新的輝煌。
汲取“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愛國情懷,勇擔時代重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回望歷史,每當民族和國家陷入危難之時,無數英雄兒女將生死置之度外,扛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旗幟,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據統計,近代以來,約有21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英勇犧牲,他們用血肉守住了祖國的壯麗河山,換來了社會的和平安康,保護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增強信仰力量,讀懂“小我”融入“大我”的理想追求,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動搖、不含糊、不猶豫,為強國建設貢獻出智慧與力量。
汲取“冰天雪地矢壯志,霜夜凄雨勇倍添”的頑強意志,堅定為民之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工農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里的漫漫長征路,面對敵人的圍追阻截,一路翻雪山、過草地,于1936年10月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從長征路上的“紅軍鞋”到走好“新長征路”,無論何時,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初心,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群眾的柴米油鹽、大事小事都記在心上,為人民群眾解決現實中具體問題,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贏得群眾的一張張“笑臉”和“點贊”。
汲取“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偉力,奔赴強國建設。“要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一路走來,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黨和人民不論遭遇怎樣的艱難險阻,都能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回望百年黨史,有身中數槍仍不后退一步的張自忠、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用身軀堵機槍的黃繼光……他們以“視死如歸”的不屈信念為實現民族獨立與人民幸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立足新的歷史征程,必將會出現更多新的問題與挑戰,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意識,強化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拿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拼勁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