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垃圾處理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垃圾分類,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舉措,正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與行動。2024年7月15日,由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青春印記,綠動引航”實踐小隊發起,聯合張家港楊舍鎮倉基社區共同舉辦的“垃圾分類新風尚,綠色生活共創建”實踐活動在倉基社區圓滿落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環節,增強社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垃圾分類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宣講環節、課程提問環節、倡議書宣讀環節。
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團隊成員以生動的語言、詳實的數據,向在場的居民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以及具體操作方法。他強調,垃圾分類不僅能夠減少垃圾填埋和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還能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同時,團隊成員還通過播放垃圾分類的宣傳視頻等方式,讓居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垃圾分類的過程和效果。在宣講過程中,居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贊同。特別是當提到一些因垃圾分類不當而導致的環境污染案例時,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和共鳴。許多居民表示,以前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不夠深入,通過這次宣講,才真正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互動問答激發興趣,小獎品增添樂趣。為了讓居民們更好地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宣講結束后,活動進入了課程提問環節。團隊成員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與垃圾分類相關的問題,既有理論知識的考察,也有實踐操作的模擬。居民們紛紛舉手搶答,現場氣氛十分活躍。對于回答正確的小朋友,團隊成員們還為他們頒發了精美的小獎品。這些獎品不僅是對小朋友們努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們環保意識的一種鼓勵和引導。小朋友們手捧獎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紛紛表示要將垃圾分類的知識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實踐。
全民宣讀垃圾分類倡議書,共筑綠色生活夢。隨著課程提問環節的結束,活動進入了高潮部分——全民垃圾分類倡議書宣讀環節。團隊成員走上臺前,宣讀了這份凝聚了無數人心血和期望的倡議書。倡議書中,呼吁全體社區居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將垃圾分類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他強調,垃圾分類不僅是一項個人責任,更是一項社會責任。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才能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倡議書的宣讀引起了在場居民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要支持垃圾分類工作,積極參與其中。
在垃圾分類宣講教育課程結束后,團隊成員們還特別安排了一場非遺漆扇制作的宣講教育課程。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是對居民們環保意識的一種深化和提升。課程中,團隊成員們詳細介紹了漆扇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以及藝術特色。隨后,在團隊成員們的指導下,小朋友們親自動手體驗了漆扇的制作過程。通過這次體驗活動,小朋友們不僅了解了非遺文化的魅力所在,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環保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此次“垃圾分類新風尚,綠色生活共創建”實踐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通過宣講環節、課程提問環節以及倡議環節的層層遞進和深入互動,居民們的垃圾分類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而通過非遺漆扇制作宣講教育課程的開展,則進一步豐富了活動的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共同為構建美麗、和諧、宜居的社區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青春印記,綠動引航”實踐小隊 顧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