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浸潤,經典領航。青燁隊文教組根據學生學段特點及語文學科能力要求,開設詩文拓展、文字教育、吟誦講演等課程,引領學生在千年國學長河中汲取精神養分,打造服務語文基礎教育的專業性、互補性、趣味性兼具的國學浸潤課程。
甲骨韻啟,漢源悠長
刀筆留痕,甲骨呈奇。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強調作為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的甲骨文,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深藏中華文化基因的甲骨文如何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是當下中小學語文教育應當思考的問題。在小李老師的課堂中,古老的甲骨文搖身一變,化作同學們熟知的十二生肖。象形和會意的造字方法,通過清晰形象的字例分析變得通俗易懂。將甲骨文教育引入中小學校園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文化傳承,讓同學們有興趣、有能力、有情懷傳承和弘揚甲骨文化,使中華文化基因真正在校園“落地生根”。
硬筆繪夢,墨下生花
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在給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時,也讓當代青年和傳統漸行漸遠。在過去,書寫是感受漢字魅力、傳承傳統文化重要途徑,可在鍵盤和手機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提筆忘字卻成了常有的事。因此,寫一手好字應當成為每一位學子語文學習的必修課。橫平豎直顯方圓,筆走龍蛇展意韻。在小李老師的耐心指導下,鋼筆劃過紙張的聲音在教室里譜寫和諧曼妙的樂曲,一個個端正優美的楷體字像音符般躍于紙上。書道無捷徑,萍心志貴堅,研習書法不僅是技藝之磨,更是心性之煉。悠悠墨香,藏著千年的智慧與風骨。一筆一劃,是穿越時空的對話,讓同學們在平和寧靜中聆聽歷史的回響,感悟漢字的魅力。
四季詩行,歲月詞章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詩詞傳承給予了高度重視,古典詩詞持續升溫,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中小學語文教材里古詩文比重顯著增加,為青少年搭建起通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橋梁。在“詩詞中的春夏秋冬”課程中,小桃老師把古典詩詞從傳統寶庫里“請出來”,又化身導游主動地“走進去”,帶領同學們漫步歷史的長廊,感受四季變換的詩意人生,讓詩詞成為文化創新創造的源頭活水。
古韻今聲,詩海揚帆
吟誦,不僅是古詩文形式的活態,還是體味現代詩歌韻味的載體。悠揚的吟誦之聲穿越時空的長廊,自往昔的古樸私塾到如今的菁菁校園,成為連接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靈的紐帶。小妍老師從發音技巧、情感運用和表情姿態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吟誦的注意要點,并選取《大堰河-我的保姆》《青春中國》等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篇章進行句段分析和誦讀指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意境和情感,讓同學們在理解詩句內涵的基礎上以詩為媒,以聲傳情,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吟誦藝術的魅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