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聽得很認真,我認為只有自己被觸動到,才能談體會和感受,并把體會到的精神力量傳遞給孩子們。”近日,安慶師范大學大學生記者團“傳承延喬精神,汲取奮進力量”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來到安慶市懷寧縣臘樹初級中學開展延喬事跡宣講,帶領孩子們重溫紅色記憶。
實地考察安慶市皖江文化館,走訪調研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學習閱讀革命歷史文獻……不同于以往的宣講,宣講人、新聞傳播學類專業2023(7)班姚夢茹將紅色資源與思政教育融合,結合團隊實地調研成果,使得革命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年學生。在和革命先烈跨時空的對話中,延喬精神逐步從“字面觀”走向“地面觀”。
除了宣講,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2(1)班的劉子陽通過陳延年、陳喬年生平求學追夢的故事導入,展開了一場“紅色小課堂”。“他與人力車夫們交朋友、拉家常,主動幫年老病弱的車夫拉活兒,工人們親切地稱他‘老陳’。”劉子陽從延喬精神概述、現實意義和啟示、傳承與弘揚等四個方面系統地展開宣講,向孩子們講述兄弟二人在動蕩時局中如何追尋理想,在艱苦環境中如何堅持信念的故事。
“孩子們需要走出課本,故事背后的延喬精神力量是他們成長必備的力量。”劉子陽希望以課堂教育的方式,發揮延喬精神對學生們的思想引領作用。“你們眼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怎樣的?”他鼓勵學生們要以陳延年、陳喬年為榜樣,將愛國情懷轉化為日常行動,將延喬精神融入學習、工作和生活中。
安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為愛”二〇二四一分隊實踐團帶領學生們學唱《萬疆》等紅歌,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延喬精神的內涵。“我們希望用自身所學培養少年兒童的美育素養。”音樂學專業2022(3)班的李玉祥坦言,“音為愛”團隊希望將藝術與愛國的“種子”種入學生們的心里。
為了前往臘樹中學進行紅色教育宣講,實踐團成員經歷了近四個小時的車程,“我們走過了很多地方,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正因為體會到實踐的不易,才更能從紅色精神中感悟信仰力量。”廣播電視學專業2022(2)班的李武坦言,實踐團成員們不僅走訪了專家,還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收集和研究。“我們希望用實際行動詮釋延喬精神的當代價值,將信仰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連日來,實踐團陸續走進商場中心、學校、社區、革命舊址,在安慶市區開展了6場宣講。團隊隊長劉子陽表示,實踐團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希望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傳遞延喬精神、深化愛國教育,在學習和踐行中涵養“強國一代”的志氣、骨氣、底氣,凝聚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青春力量。
(陶玉涵 王忠妮 李 武 夏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