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強則茂,基壯則安”,基層作為“練兵場”,最能淬煉出新征程的好隊伍;作為鄉村振興的“調色板”,最能描繪出新時代的新圖景。要深入學習領會關于基層治理的論述精神,筑牢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善用“加減乘除”法,巧施“基層治理”招。
一是“加”強內功,澆筑干事創業“硬基石”。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再到“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讀書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其走向未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直面群眾的服務第一線,基層治理需要黨員干部加強內功、練就本領,關鍵之處在于提升學習能力。要勤于學習、善于學習,不僅要讀有字之書,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培訓等方式認真研學,以理論為繩,把“大部頭”變成“惠民策”;更要讀無字之書,自田間地頭、鄉村院落、車間廠房等地方虛心求教,拜群眾為師,把“土辦法”變成“金點子”同時,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刻踐行以學鑄魂、以學增智。
二是“減”短距離,唱好為民服務“重頭戲”。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作為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基層治理需要黨員干部減短距離、貼近群眾,始終牢記“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的諄諄教誨秉承“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殷切囑托。要發揮自身優勢,瞄準群眾需求、細化服務標準、創新工作方法,把方便群眾辦事放在第一位,深入踐行“一站式”服務和“最多跑一次”工作理念,將因人施策、注重需求落到實處,讓“數據多跑腿,百姓少操心”變為常態。同時,從“來問我”向“我去問”轉變,真正做到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將基層治理從“最后一公里”縮短為“零距離”。
三是“乘”以實效,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不注重抓落實,不認真抓好落實,再好的規劃和部署都會淪為空中樓閣。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奮進號角。作為鄉村振興的戰略主陣地基層治理需要黨員干部乘以實效、緊抓落實,少在“面子”上耗時間、多在“里子”上下苦功。“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要俯下身子、邁開步子,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干出成績;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派、不做紙上談兵的闊論者,堅持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要少一些虛頭巴腦、多一些踏實肯干,堅持以奮進踐初心、以實干顯擔當。要深入調研走訪、聚焦村民需求、盤點當地特色、結合具體實際,以“接地氣”的實效方法,推動信訪問題化解、農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一系列關乎民生的實際工作。
四是“除”去梗阻,抓住黨建引領“牛鼻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基層治理的基本盤在于加強黨的領導,關鍵點在于黨建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為帶領群眾的先鋒模范,基層治理需要黨員干部除去梗阻,凝聚合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建引領作用。要發揮主人翁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支部著想;要配合村支書抓班子、強陣地,以身作則帶動村內黨員擰成“一股繩”、親身示范帶領村民百姓唱響“一個調”;要推動“黨支部領辦”系列工作開展,助力“街巷長”“胡同長”自治制度落實,真正發揮基層黨組織強大的“戰斗堡壘”作用。同時,從“單獨做”向“一起干”轉變,真正做到黨建賦能、支部引領,暢通基層治理“毛細血管”、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