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我們每位公民都要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意識,積極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做地球的“綠色守護者”。
一是提高環保意識。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環境保護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應該全社會行動起來。通過教育宣傳、媒體報道等方式提高公眾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促使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
二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對工業企業、交通運輸和農業等行業的監管,推行清潔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是提倡綠色出行,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乘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在空氣質量良好和距離合適的時候,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共享單車等綠色出行方式,主動養成低碳、健康、綠色、環保的出行習慣。
加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建設美麗家園,只要我們始終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就一定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環。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筑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才能建設美麗家園,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