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第17期《求是》雜志刊登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它不僅為我們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方向,更是對新時代教育使命的深刻詮釋。文章強調“要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這不僅是對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級,更是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迫切呼喚。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這一理念的實施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強化全員育人意識,形成教育合力。全員育人,意味著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師的責任,而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協同努力的宏大工程。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政策,為全員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社會各界也應積極承擔教育責任,通過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等形式,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才能真正實現全員育人的目標。
注重全過程育人,貫穿成長始終。全過程育人,意味著教育要貫穿學生的整個成長過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步入社會后的繼續教育,都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要求我們在教育內容上,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升;在教育方式上,要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其內在潛能;在教育評價上,要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既看學業成績,也看品德修養、身心健康、社會實踐等多方面表現。通過全過程的精心培育,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推進全方位育人,拓寬教育視野。全方位育人,旨在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有機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要求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加強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既要重視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同時,還要加強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生活、感悟人生,培養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
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讓我們攜手并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共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洋墩鄉人民政府 徐其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