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區漢中街道 吳畏)應急廣播是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應急體系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應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目前來看,不分地區應急廣播建設仍存在部分系統功能性開發不足、廣播覆蓋范圍不夠、系統數據共享不充分、新技術新手段的創新運用不夠等問題。應當依托多部門多行業智慧平臺資源和廣泛融媒體用戶群體等優勢,建立健全基層應急廣播體系,實現平臺聚合、資源共享、功能共用,構建高效迅速的應急防控體系,提高應急信息化水平和應急防控調度能力。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一是著力打破因循守舊、消極等待、安于現狀的思想意識,以創新思維尋求新思路、新辦法解決在智慧廣電示范區建設中出現的融資難等新問題。二是強化責任擔當,樹立“敢為人先”的探索創新精神。目前,全省智慧廣電鄉村工程仍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和樣板,x被省上列為“先行先試項目縣”,就需要有“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魄力和勇氣,主動作為、大膽實踐。
(二)持續推進城市應急廣播建設。一是推進應急廣播進小區、進樓盤、進學校、進單位、進機關、進避災場所,將各單位、機關、部門、小區所有自建廣播并入應急廣播系統。二是將應急廣播納入城市綜合行政執法、智慧交通管理配套建設,充分發揮應急廣播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三是積極探索應急廣播納入新建樓盤消防、應急等強制建設內容。
(三)整合資源,集中統一推進。建議成立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由廣電部門具體實施,整合資金、項目、信息、技術、人才、網絡、媒體方面的優勢資源,打造智慧廣電示范區。一是按照“一盤棋規劃、一本賬投資、一張網建設”思路,對全縣相關項目進行梳理,納入統一規劃,聚焦重點,推進系統深度融合,發揮整合功效,減少政府重復投資,扎實有效推進智慧廣電建設工作。二是開放聯動,打通信息壁壘。各單位要積極配合,進一步推進各平臺數據開放,打破信息孤島,智慧廣電平臺要主動對接縣級各平臺,共享共用政務數據,使智慧廣電平臺更加方便地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更好地服務基層管理決策、社會治理創新,更多地惠及民生、保障民生,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三是有效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積極探索“智慧廣電”平臺化經營新模式。建立“搭建平臺、引入項目、合作運營、共享紅利”的經營體系,引入更多社會資本,實現共建共營共享,在建成“x省樣板示范工程”的基礎上,繼續創建x省智慧廣播電視實驗基地。
(四)完善模板內容,創新服務方式。一是直擊兩項改革后鄉鎮行政區域擴大、事務增多的基層工作痛點難點,豐富內容和應用服務場景,建設“服務型”平臺,實現“監控視頻能看、AI分析能判、云視頻能議、應急廣播能辦”的立體化治理體系,保障平臺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二是打通電視端、電腦端、手機端,創新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內容和形式,提供更加優質的高清電視、交互廣播電視服務和智慧教育、數字文化等綜合信息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三是積極探索,不斷完善和豐富“輿論陣地、基層治理、公共服務、鄉村振興”內容,創新服務方式,讓智慧廣電長期發揮效益更好服務廣大群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