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貴州大學陽明學院“知行合一”實踐隊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陽明精神為己任,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實踐活動。從貴陽市修文縣普陀村到陽明文化園王陽明紀念館,實踐隊成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知行合一”的深刻內涵,為鄉村文化振興與陽明文化的傳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8月13日上午9時,實踐隊抵達修文縣普陀村,首先與村干部燕江會進行了交流訪談,深入了解該村的旅游文化建設情況。隨后共同觀摩了當地民族特色文化表演,感受普陀村特有的鄉土風情。熱情豪邁的山歌、精美華麗的苗族服飾、活潑歡快的民族舞蹈都訴說著普陀村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傳統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深厚底蘊與獨特作用。在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實踐隊開展了“解讀玩易窩記”主題宣講活動,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在場的60位觀眾深刻領悟到了陽明先生“適其未得,其或得之,得而玩之”的求知精神。此次活動不僅加深了村民們對陽明文化的理解,也增強了實踐隊員們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次日,實踐隊來到貴陽市修文縣陽明文化園王陽明紀念館,開啟了為期四天的講解活動。在紀念館講解員文江南的悉心指導下,隊員們通過參觀學習、查閱資料、精心準備,成功掌握了約40000字的講解稿內容。他們采用接力棒的形式,將講解內容分為上下求索、龍場悟道、經世致用、此心光明、王學傳承五個部分,逐一呈現給游客。
8月16日,實踐隊正式開始了講解活動。盡管初期略顯羞澀與緊張,但隨著講解的深入,隊員們逐漸找到了自信,以生動的語言和簡練的表述,將陽明先生的生平事跡、思想精髓以及文化貢獻娓娓道來。在講解過程中,隊員們不僅引用了大量史實和文獻,還結合生活案例,使陽明文化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和思想。他們的精彩講解贏得了游客們的一致好評和熱烈掌聲,游客在講解結束后主動提出與隊員們合影留念,向隊員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截至8月17日12時,“知行合一”實踐隊共為140位游客進行了講解。通過此次活動,實踐隊不僅成功地將陽明文化傳遞給了更多的人,也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陽明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他們表示,將繼續深耕陽明文化,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專業的態度,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是對陽明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傳承,更是對“知行合一”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貴州大學陽明學院“知行合一”實踐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陽明先生的教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