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徜徉在花海;夏天,體驗26℃的涼爽;秋天,領略迷人的民族風情;冬天,體驗什么叫“溫泉養生”。這個地方在哪里?答案就藏在多彩思南的寶箱里。春天賞花,夏天避暑,秋天領略風土人情,冬天養生。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一年四季都充滿美景和驚喜。
山是思南的維度,水是思南的靈魂,深厚的歷史、多元的文化、良好的生態是思南寶貴的財富。思南旅游因山而興、因水而活,氣候清涼,景觀多樣,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發展環境清新明朗,是旅游勝地、人居福地。
銅仁思南生態。
近年來,思南縣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圍繞“烏江、石林、溫泉、歷史文化”四張名片,做好產業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全力打造山水相依、名勝田野相對、農旅共生、文旅融合、文化與產業融合的“鄉情故里”,“渝中第一縣·烏江明珠”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吸引力日益提升,文化旅游產業不斷壯大。
講資源,思南匯聚萬千美景,有烏江、萬圣山、石林、白鷺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景點,基礎更加雄厚;講文化,思南集多種文化于一體,生態文化良好,紅色文化濃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文化資源絢麗多彩,巴蜀文化交融浸潤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化底蘊更加豐厚;講區位,思南水陸一體,水運縱橫,高速通達,交通暢通貫穿全境,這讓它的底氣更加足。
烏江流經思南全縣,兩岸山勢千姿百態;峽谷壁高千尺,怪石嶙峋;島嶼星羅棋布其間,風光旖旎;洞穴蜿蜒巧妙;民居掩映于樹叢之中,古色古香。特別是思林電站關閘蓄水后形成的白鷺湖,包括黑潭河、柳池河等支流及部分盆地層,總面積4264.8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514.9公頃。公園內有國家保護野生植物和杉木、銀杏、楠木等珍稀植物331種,有鯔魚、巖鯉、鴛鴦等野生脊椎動物218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思南石林位于長壩鎮,是典型的喀斯特洼地坡地石林,是烏江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也是迄今為止地球同緯度地區發現的發育最好、生態保存最好、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具有科普和觀賞價值的裸露喀斯特石林。其空間連續分布,類型多樣,有從幼年到青年到老年石芽發育的各種形態,有針狀石林、劍狀石林、塔狀石林等。思南石林自然形態多姿多彩,尤以生動逼真的象形景觀著稱,不僅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石,還有雄鷹對峙、四大天王、三仙迎賓等景觀群,猶如雕塑家的夢幻杰作。經過多年的建設、管理和宣傳推廣,思南石林自2008年起先后被授予“省級旅游度假區”、“國家地質科普示范基地”、“中國最美的風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榮譽稱號。
思南石林。
冷熱互動。除烏江外,思南地熱資源也十分豐富,有泉眼11處,日出水量達1.2萬噸,水質符合國家醫用礦泉水標準。2009年6月,思南被中國礦業聯合會評為“全國溫泉開發利用示范區”,是全國第六個、西南地區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溫泉區。由鸚鵡溪長輸管道引水至城北而建的思南九天溫泉,是一座融入“土家文化”元素的大型綜合休閑溫泉公園,擁有數十個具有特殊效果的溫泉露天、室內泡池,水療SPA、兒童戲水池、石板溫泉等設施設備齊全,可同時容納2000余人。走進其中,既可以洗去身心的疲憊,又可以欣賞到充滿土家氣息的點綴景觀,讓您充分感受土家文化的純樸與純真。在城南的壽王山上,懸崖空中溫泉池采用高強度鋼化玻璃建造,通過38米長的引橋與懸崖相連,距地面垂直高度達400米,仿佛懸浮在半空中。游客走在引橋上,十分刺激。進入溫泉池,既可享受高品質的溫泉浴,又可俯瞰山城美景,十分愜意。
古城充滿懷舊氣息,烏江秀美、人文薈萃;貴中第一縣名聲顯赫,人才輩出;青瓦木屋吊腳樓、青苔覆蓋的石階,漫步其中,自由自在。這就是位于思南縣城西側的安化古街,全長1公里,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貴州省最古老的街道。在這條街上,不僅有永祥寺、川主宮、匡繼勛烈士故居等國家級文物單位,還有思南花燭、思南土家吊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坊。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這里,感受古街獨特的文化,感受思南最地道的民俗風情。
烏江流經市區。
不負時代,不負山水。自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戰略部署以來,思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確立了全域旅游“棋局”格局,全縣旅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思南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濕地公園1個、國家水利風景區1個,還榮獲“貴州烏江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楠木之鄉”“美麗中國十佳旅游縣”等多張“國家級”名片。
絢麗多彩的自然旅游資源和多元的文化積淀,是思南發展全域旅游的堅實物質基礎和深厚的精神內涵。思南抓住全域旅游發展機遇,制定了“一廊貫通、兩桿拉動、三柱挺立、四面開花”的發展戰略,圍繞“貴州第一縣、烏江明珠”的城市形象定位,結合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烏江水資源獨特優勢,提出了“千年古縣、百里水鄉”的旅游形象定位,編制了20多個專項規劃、59個鄉村旅游扶貧點規劃。同時,思南立足全縣全域旅游格局,融入“商、養、學、閑、情、奇”六大新要素,著力打造大景區、共享大資源、發展大旅游。圍繞“以農業帶動旅游、以旅游促進農業、農旅結合”思路,抓好旅游產業化,實施9個旅游帶動項目,解決就業崗位4000余個。圍繞“吃、住、行、購、娛”等“旅多業”深度融合發展,思南已建成星級酒店3家、大型酒店30余家、經濟型酒店200余家、個體、鄉村農家樂150家。多年來,思南縣累計投入約40億元,集中資金、資源、技術等要素,按照國家A級旅游景區和旅游度假區標準,充分利用紅色文化、烏江文化、土司文化等資源優勢,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的紅色文化、純樸的地方文化轉化為優質文化旅游品牌,不斷提升旅游產業文化內涵,重點打造“烏江白鷺湖休閑度假帶”“九天溫泉、崖壁溫泉養生療養旅游”“石林地質科普旅游體驗”“郝家灣古村落農耕文化體驗”等旅游品牌。目前,全縣已成功培育旅游產品生產經營企業80余家,旅游扶貧覆蓋全縣28個鄉(鎮、街道)175個村。
思南九天溫泉全景。
“不負青山綠水,方得金山銀山”。接下來,思南明確提出,將繼續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化,實施文化強縣建設工程,把推動文化旅游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工作目標,牢牢把握民族特色和山地特色,加快精品景區建設,推動“旅游 ”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深化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農業旅游、交通旅游、商貿旅游融合,進一步豐富文化旅游產業內涵,不斷提高旅游購物消費水平,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扎實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全縣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全縣支柱產業。
如今,“貴州中部第一縣、烏江明珠”已成為貴州旅游版圖上的一個增長極、湘渝鄂武陵旅游圈一顆耀眼的明星。它正以熱情、開放、包容的姿態,誠邀四海賓朋,相聚在魅力思南,體驗一場別具一格的旅游度假休閑養生之旅。(圖/文 劉漢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