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是我國重要農產品之一,對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生豬養殖業的穩定發展是對城鄉居民的豬肉消費需求、養殖戶收入以及對促進經濟穩定發展起著保障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推進,生豬養殖業也面對著諸多挑戰:疫病、成本、市場風險、自然災害等等。
這次“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的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給了我們機會去下鄉,走進基層開展實地面訪式調研,2024年7月12日-7月17日,我們依次探訪了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為代表的雙龍鎮、揚大城子鎮和梨樹縣泉眼嶺鄉等多地的生豬養殖戶。本次調研旨在了解養殖戶對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認知程度、需求意愿以及影響因素,同時希望通過本次調研讓更多養殖戶了解生豬期貨價格保險。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了解到吉林省多養殖三元豬和二元豬,且大多數是中小養殖戶(500頭及以下),他們對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認知程度普遍偏低,多數只為母豬投了普通意外險,養殖戶多以屯為點抱團,以鎮為圖散裝分布。較大型養殖廠較少,但基本設施較為良好,且了解生豬期貨價格保險,大多試點地區的較大型養殖廠參與過生豬期貨價格保險。
通過為生豬養殖戶們講解宣傳后我們了解到,基本上對于養殖戶們來說,相比疫病,生豬的市場價格波動更具風險,且不少養殖戶對生豬期貨價格保險抱有期望,希望能夠對沖價格波動風險。
目前試點多是較大型養殖戶,因為他們基礎設施建設較好、養殖較為規范,但從一些保險公司了解到,隨著國家政策支持,試點會慢慢向下兼容,對于養殖戶們來說,提前做好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化,更有利于跟隨國家經濟腳步。雖不同地區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投保條件、投保公司等有些許差別,但并不妨礙為生豬養殖戶提供投保需求。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養殖戶對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認知程度較低,需求意愿不強烈,這是導致生豬期貨價格保險推廣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養殖戶對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認知程度。可以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讓養殖戶了解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優勢和作用。
2. 優化保險產品,滿足養殖戶的個性化需求。根據養殖戶的反饋意見,調整保險條款、保險金額等,使保險產品更貼近養殖戶的實際需求。
3. 提高保險服務質量,增強養殖戶的信任感。加大保險理賠力度,簡化理賠程序,讓養殖戶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4.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大對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支持力度。可以通過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養殖戶的保險成本,提高其購買意愿。
5. 加強與養殖戶的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和意見建議。可以通過定期回訪、舉辦座談會等方式,及時了解養殖戶的需求,調整保險產品和服務。
6. 創新保險運營模式,降低保險成本。可以考慮與第三方合作,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高保險運營效率,降低養殖戶的保險成本。
總之,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希望能為我國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推廣提供有益的優化建議,助力我國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
相信在未來,隨著試點的擴大和生豬期貨價格保險的完善,這個項目最終能落實到每個養殖戶,為生豬養殖業提供重要保障,也為中國保險業務提供更多發展平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