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走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入手,形成合力推進。
布局黨建引領“先手棋”。黨建工作是鄉村振興的政治保障。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基層推動力量,是聯系黨和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此我們必須強化黨建引領,提升基層黨組織號召力和戰斗力。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群眾共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健全選拔任用體系,注重從致富能手、鄉賢鄉士、優秀青年等群體中選拔和培養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同時,通過黨建引領,確保鄉村全面振興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凝聚起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力量。
把握產業振興“制勝棋”。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沒有產業支撐,鄉村振興便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鄉村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同時,要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其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推動鄉村經濟的整體提升。注重培育鄉村人才,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走活糧食安全“關鍵棋”。糧食安全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要求。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民生之本,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就需要我們加強耕地保護力度,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村改革不論怎么改,都不能把耕地改少了、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把農民利益損害了。堅守耕地紅線,推進耕地恢復補足撂荒地整改,用于種植糧油、蔬菜作物。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通過科技創新和合理管理,提高農田的產出和質量,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下好作風建設“長遠棋”。作風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石。我們必須狠抓作風建設,打造一支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作風建設要以“抓基層、打基礎、強落實、見實效”為重點。要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俯下身子,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要注重實效,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群眾。通過作風建設,提升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鄉村振興工作任重道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讓我們以奮楫揚帆的姿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推動鄉村振興邁向新高度,共同繪制一幅和美鄉村的壯麗畫卷,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