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也日益增多,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了更多選擇。然而,不論是“鼻息能量棒”還是“蘿卜刀”,再到當前風靡小學生中間的“煙卡”等青少年玩具可能存在不良心理暗示,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問題亟待社會關注和解決。
一是利用“獵奇”“模仿”心理,不良導向商品充斥青少年周邊。青少年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部分文具和玩具可能會給孩子傳遞錯誤的價值觀和行為導向,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以當前風靡的“煙卡”為例,中國青年報《從垃圾桶里翻 自己網上買 曬卡炫耀 部分小學生沉迷“煙卡”需警惕》報道某“煙卡”愛好者聲稱,電商平臺上的煙卡同樣有優劣之分:1-2元一張的“煙卡”,基本上是商家印刷的仿制品,“價值不高”;一些稀有正品,即從煙盒上直接裁剪下來的“煙卡”,售價更高–中華牌一張5元、嬌子牌10元、“和天下”系列高達20元,更有高達百元、千元的,他們會通過香煙的價格給“煙卡”分級。擅自為“煙卡”附加現金價值屬性,結合拍打贏取的游戲方式,使其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拍打、扇等簡單行為,還涉及到收藏、交易、交易等諸多方面,極易誘導孩子形成類似賭博的不良行為習慣。同時,兒童玩具市場廣闊,一些商品在設計上帶有不良暗示,如使用暴力、色情等元素作為賣點,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商家在對這些商品進行宣傳時,可能會利用青少年的獵奇和模仿心理,通過夸張、虛假的宣傳手段誘導他們購買。2022年7月,一家手辦廠商與某手游開發商合作,宣布將推出游戲角色“索米”手辦,并開啟網上預約。為了提升產品名氣及銷量,該手辦工廠在上海靜安大悅城商場內放置了手辦人形立牌廣告,從角色立繪圖可以看到,角色手辦的某些部位穿著單薄,但由于造型設計緣故,該部位又十分突出顯眼。此外,部分商品銷售攤點主要涉及學校周邊文具店或流動攤點,執法監管停留在“發現一例打擊一例”的被動局面。
二是網絡信息傳播迅速,成人擦邊文化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迅速,心理和情感發展尚未成熟,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存在局限性,他們可能無法正確分辨和理解某些成人低俗擦邊文化的內涵和影響。2023年4月24日,一則“一個初三女孩穿這樣去上學然后被同學說是擦邊”的分享投稿火上了熱搜。涉事照片中的女同學只是一個普通女孩穿著一身普通白T和牛仔褲,并無奇裝異服,也無大片露膚,只不過貼身短袖剛好顯出了發育較好的胸部罷了。近年來,隨著抖音等短視頻社交平臺的興起,使得成人低俗擦邊文化更容易傳播和擴散,青少年在網絡使用過程中可能接觸到大量不良信息,從而受到其負面影響。2022年全國公安治安部門重拳打擊制作傳播兒童色情信息、淫穢色情漫畫、游戲、網絡“隔空猥褻”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活動,連續偵破一批大要案件,全鏈條摧毀“羞羞漫畫”“JGG游戲”“呦呦醬”等一批涉未成年人色情網站、App,查獲國產淫穢游戲30部,淫穢連載漫畫93部,淫穢視頻21萬余部、圖片22萬余張,涉案金額7億余元。此外,網絡銷售平臺信息傳播快、覆蓋面廣,青少年可以輕易在電商平臺搜索并購買相關產品,價值產品購買并沒有年齡分級限制,導致屢禁不止。中國青年報《從垃圾桶里翻 自己網上買 曬卡炫耀 部分小學生沉迷“煙卡”需警惕》報道,在網絡上,小學生可以更輕易地購買到“煙卡”,其中在某電商平臺看到,5家售賣“煙卡”的店鋪顯示商品已拼超過100萬件,15家店鋪顯示相關商品已拼超過10萬件,不需要年齡等信息,所有人都可以購買。
三是過分沉溺虛擬玩具,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降低。過度使用虛擬玩具和游戲可能會減少青少年與現實世界的互動。在相關“煙卡”的報道中發現,一名父母注意到,他們的子女在學校里逐漸喪失了對學業的熱情,并且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在直線下降,而這一切都是由于他們經常打“煙卡”造成的,憤怒的父母將兒童收藏的百余個香煙卡片都剪碎了。此外,虛擬世界中的社交互動往往缺乏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和不確定性,沉溺于虛擬玩具社交中可能導致在真實社交環境中感到不安和焦慮。以風靡學生中的盲盒文化為例,《柳葉刀》子刊《電子臨床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沉迷盲盒可能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存在潛在危害,且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研究人員對吉林省的大學生(平均年齡19.59歲)進行了調研,并測試了參與者的盲盒購買行為、自殺風險、焦慮癥狀、抑郁癥狀、物質使用(吸煙、喝酒)等特征。分析結果顯示,焦慮、抑郁在購買盲盒與自殺風險間起到潛在的中介作用;在購買過盲盒的人群中,耐受性與自殺風險存在顯著關聯。
意見建議
一是完善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尤其加強對游戲、動漫內容及其周邊產品的審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不良產品的侵害。構建針對未成年人的文創產品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把準入審核關口。探索建立文創產品年齡分級制度,將含有不良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劃歸至成年之后方可購買,凈化未成年人文創產品市場環境。二是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玩具市場的監管力度,建立聯動機制,堅決消除存在問題的售賣行為。開展常態化文創產品整治,對文創企業、校園周邊店鋪、地攤、本地網絡電商平臺等生產銷售的低俗文創產品進行集中查處。同時,應著重加強對文化市場的引導和規范,警惕不良文化入侵,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三是強化心理教育。面對威脅,家長和學校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性教育,培養學生的性道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