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乃是志愿服務的主要場景,亦是青年志愿者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渠道?!?span>煙臺職業學院“青助繁花”傳承傳統文化實踐團于煙臺祥隆社區、濱河社區、東臺社區、海天社區、楊子榮社區開展了一場為期7天的非遺文化傳承之旅。實踐團借助傳統文化小課堂、線上云游、手工體驗、非遺海陽大秧歌小課堂等形式,廣泛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
一、孔孟文化小課堂傳統文化小課堂以齊魯山東特有的孔孟文化為題,帶領小朋友探尋孔孟之源,領略孔孟之鄉——曲阜的魅力。以講解PPT的方式,讓厚重的孔孟文化灑脫生動地躍然紙上,讓三孔、尼山圣境等文化圣地走進小朋友的視野,將仁、義、禮、智、信、孝悌等融入小朋友的心中?!拔抑牢抑溃@些分別是孔廟、孔府、孔林。”一聲聲我知道表現了小朋友們對孔孟文化的了解?!拔一丶乙獛桶职謰寢屪黾覄铡薄拔乙紓€好成績讓爸爸媽媽高興”聽到這些回答,我們依然知道課堂中教授的孝悌這顆種子已埋下,在小朋友心的“土壤”里生根發芽。
二、云游直播與手工體驗在數字化的浪潮中,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之旅徐徐展開。為使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非遺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魅力,“青助繁花”傳承傳統文化實踐團進行云游直播,并將云游內容與手工體驗相結合,助力小朋友們更深入地領悟中國的非遺文化、傳統文化。
(一)游山東手造,學指尖技藝在云游山東手造博物館時,小朋友們目睹了山東省制造業的歷史發展脈絡,從傳統的手工藝制作到現代的高科技制造,了解了山東制造業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成就,以及山東各地市傳統的手造非遺?!盀槭裁催@個布老虎那么大啊”“里面有好多東西啊”“我喜歡這個風箏”,伴隨著小朋友的聲聲贊嘆和疑問,志愿者逐一解答,云游逐漸步入尾聲。課后,其中一個小朋友向老師表達:“老師,等我完成暑假作業,我要讓爸爸媽媽帶我去這里看一看。”
云游完山東手造博物館后,實踐團的成員圍繞剪紙的介紹、歷史、技藝以及傳承等多方面進行詳盡講解,小朋友們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開始剪紙,一張張普通的紅紙,經由一雙雙稚嫩的小手,頃刻間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剪紙作品,現場洋溢著歡聲笑語。
(二)游牛郎織女,賞幕布靈動在淄博牛郎織女博物館里,浪漫的傳說通過豐富的展品和生動的講解展現在大家眼前。以豐富的文物、圖片和多媒體展示,生動再現了牛郎織女這一古老愛情傳說的起源、演變和文化內涵。小朋友們在此了解到牛郎織女的傳說不僅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更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愛情的忠貞追求。小朋友們沉浸于這美麗的愛情故事中,感受到了傳統文化中的深情與浪漫。
云游完牛郎織女景區后,孩子們自行繪制、組裝皮影,在幕布上盡情擺弄,主動探究光與影這一簡單的物理現象?!拔业谋饶愕暮每础薄拔遗e得比你高”“我來追你了”,一幅幅手掌大小的形象在幕布上生動呈現。
(三)游濟寧魯錦,結吉祥平安濟寧魯錦博物館的織錦傳奇讓大家領略到了古老紡織技藝的魅力,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博大精深,意識到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絢麗多彩的魯錦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讓孩子們對先人的智慧欽佩不已
云游完濟寧魯錦博物館之后,實踐團的成員開始教小朋友們編織中國結?!袄蠋?,它好難啊,你能不能教教我”“老師,我也要教,我也不會”,中國結的編織需要技術技巧的支撐,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小朋友們勇于挑戰,在編織過程中逐漸熟練,手法愈發嫻熟。從最初的摸索到后來的得心應手,大家不僅展現出了出色的動手能力,更在實踐中深刻體悟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朋友們跟隨志愿者,仿若身臨其境般暢游山東手造博物館、濟寧魯錦博物館和淄博牛郎織女景區,將非遺文化送至社區小朋友身邊,讓廣大小朋友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志愿者通過實時互動,回答小朋友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讓大家在網絡空間中也能獲得真實的參觀體驗,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文化課程。
海陽大秧歌非遺小課堂。在秧歌小課堂中,實踐團成員通過講述海陽大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背后的神話故事,繪畫海陽大秧歌卡通人物,讓小朋友們更好地了解海陽大秧歌。在隨后的秧歌體驗中,志愿者們教授小朋友們海陽大秧歌的基本舞步和基礎鼓法,教室中充滿了節奏的鼓聲和歡快的笑聲。
“青助繁花”傳統文化實踐團隊亦將持續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美的宣傳,精心講述非遺故事,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事業,投入青年特有的活力與激情,作出積極的貢獻。
非遺文化,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天空。在這個暑期,“青助繁花”傳承傳統文化實踐團用愛與責任,在社區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傳統文化的種子。愿這顆種子在時光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綻放出絢麗多彩的文化之花。讓我們攜手共進,傳承非遺文化,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未來的歲月書寫更加燦爛的文化篇章。
(煙臺職業學院 邵學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