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扎賚特旗黨群服務中心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思路,創新“一個特色”“兩個關鍵”“三項舉措”“五個推動”的“1235”基層治理模式,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1”即:打造一個特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發揮多方聯動機制作用,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將在職黨員干部“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計劃。目前簽訂“結對協議書”372份,接收報到黨員2000余人。以群眾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網格員日常走訪工作,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收集群眾需求101條,黨員認領群眾需求73件,已解決72件,走訪慰問困難群眾102戶,切實為群眾解決實事37件。
“2”即:立足兩個關鍵,激發內生動力。堅持以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關鍵點,建設過硬隊伍,強化工作保障,發揮黨員隊伍的獨特優勢。抓班子:一是加強黨委班子自身建設,健全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三重一大”“末位表態”和黨群服務中心黨委議事規則等規章制度,切實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力量,建立黨建指導員制度,由包社區班子成員擔任社區黨建指導員,形成抓黨建整體合力;二是加強社區班子建設,做好社區黨組織及“兩委”干部管理,并注重把社區工作者納入“兩委”后備干部,健全社區工作者管理服務機制,提升社區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壯隊伍: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對社區黨員實行分類管理,并引導在職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注重把社區中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鼓勵他們在服務群眾中起模范帶頭作用。
“3”即: 推行三項舉措,黨建引領提質聚力。一是打造“雙強”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開展“社區書記大走訪”進居入戶訪民情,真正做到“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落實城市基層黨建“六抓六強六提升”行動,推進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創建。二是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著眼于實現“陣地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活動經常化”的目標,推進社區黨建陣地規范化建設,對現有功能場室的功能用途、墻面布置進行“再分類”,拓寬各社區服務功能。三是打造基層黨建服務品牌。組織各社區結合各自黨建工作實際和工作優勢,大力開展基層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充分激活基層細胞,利用黨群服務站建設,發揮網格離退休老黨員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網格黨建創建活動。
“5”即:實施五個推動,促進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民生保障。今年上半年,民政低保人口生存認證1.42萬人次,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66萬元、臨時救助資金37.1萬元,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66.3萬元、高齡補貼38.8萬元、經濟困難老年人(70-79歲)養老服務補貼 6.24 萬元。加強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組織居民參加招聘會20場,促進就業326人。開展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認定255人,完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征繳27883人。二是推動社會治理。聚焦6類社會矛盾、14類重點人員和日租房等重點場所,截至目前,排查矛盾糾紛122件,其中已化解120件。建立81人代辦員隊伍,開展信訪代辦59件。常態化對轄區商戶和居民小區開展巡查,“兩個集中”專項行動中,共排查生產經營場所2449處,發現上報問題5830起,周期內整改銷號5830起;定期開展應急知識講座、警示教育、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截至目前共開展宣傳教育332次,消防應急演練16次。三是推動民族團結。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鞏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闡釋好“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組織宣講小分隊進廣場、進社區、進小區,有形有感宣講14次。聚焦“講全、講透、講實”原則,宣傳黨的政策15次。開展“中華文化大家學”27次,推進城市社區“互幫互助”39次,舉辦“石榴籽”鄰里文化大集活動12次。四是推動文明創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組織開展“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廣場文化”等社區文化“大集”載體活動,廣泛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居民道德文明提升工程,舉辦“情暖扎賚特”“道德扎賚特”“文明扎賚特”等系列主題活動,以“義診、義捐、義剪、義賣、義修”“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宣講政策法律法規等活動為載體,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全社會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五是推動志愿服務。深入實施全域互聯共建,充分發揮轄區單位職能,開展法律宣傳、慰問幫扶、“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紓民困、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
(興安盟扎賚特旗黨群服務中心 王亞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