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長興縣作為浙江省湖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積極響應中央及省市的號召,將“美麗浙江”建設的宏偉藍圖轉化為實際行動,特別是在河長制的推行與數字化轉型上,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浙美青傳實踐隊湖州分隊于2024年7月23日至27日走訪湖州市長興縣,細致考察數字化轉型下的河長制實施情況,探究數字化賦能河長制的有效治理路徑,總結長興縣河長制治理的發展經驗并以期推廣長興經驗,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大局。
訪水利局,探治水藍圖
長興縣水利局是長興縣治水總體規劃之地。為探索長興縣治水的總體布局以及未來藍圖,實踐隊于7月23日上午深入長興縣水利局進行調研。這不僅是一次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度學習之旅,更是對新時代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深刻變革在長興實施的有效體驗。對長興縣河長辦傅科員的采訪,讓實踐隊隊員員對長興縣河長制工作和社會各界參與情況有了更深了解,也讓實踐隊隊員領悟了“善治國者必善治水”這句話的真諦。隨后,隊員們參觀了國家水情教育基地——河長制展覽館,深入了解河長制在湖州的起源發展成熟的過程。實踐隊隊員還來到河湖管理科,與朱科員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在訪談中,實踐隊隊員了解了長興縣岸線治理相關的舉措以及科技賦能治水的布局和方略。
通過實地調研長興縣水利局、采訪水利局工作人員,實踐隊隊員集中了解了長興縣“區域一體化”數字改革項目:從多跨協同,縱橫貫通、兩端互動,聯防聯控和健康在線、一屏掌控三個方面了解長興縣河湖長制的數改探索與實踐,以期“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尋博物館,領治水妙計
長興縣博物館位于浙江省長興縣中央大道與濱湖大道交叉口,有長興歷史廳、太湖人文廳、太湖自然廳、臨時展覽廳四大展廳,是以太湖為主題的專題類博物館。7月23日下午,實踐隊來到了長興縣太湖博物館,對太湖水布局、水污染治理、水情管理等進行了探究。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和長三角地區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加強太湖流域保護治理,對于保障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水安全及生態安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在太湖博物館,實踐隊隊員在各大展廳一覽太湖水由各項水質不達標的“污水”化為 “一潭清泉”的蝶變過程,欣賞了美麗太湖沿岸的漁舟圖,共同見證了“美麗浙江”建設在長興的偉大實踐。
進新塘村,觀治水智慧
水質改良如火如荼。近幾年以來,長興縣新塘村舊貌換新顏。從過去的“臟亂差”變成了現在的“潔凈美”,天藍、水清、路凈、村靚,村民有了一個嶄新的新塘村。
沿著清澈碧綠的河港前行,實踐隊隊員會面新塘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沈主任。
通過訪談,隊員們了解了太湖街道為岸線保護和治理采取的河岸截污、河內清淤、生態修復等措施及轄區內7.2公里的河道美麗改造活動,明確了長興岸線因河制宜,疏浚整治、圩堤加固、生態護坡等河道整治措施,感悟“筑堤壩清河道,水美田美鄉村美”的良好岸線生態。新塘村河長制的實行為“一江清水入太湖”拓展了新路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