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響應總書記的指示,中南大學“星火計劃”湖南汨羅支隊近日深入探訪了被譽為“小田改大田”首創地的高豐村,見證了這一創新模式帶來的顯著成效與深刻變革。
高豐村黨總支書記譚振端熱情接待了支隊成員。據他介紹,高豐村作為小田改大田的先行者,全面發揮“雙引雙帶”機制作用,堅持“支部引領、市場引導,黨員帶頭、能人帶動”,通過科學規劃與資源整合,成功將原本零散、低效的小田塊整合成連片、高效的大田,實現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這一變革的成效令人矚目。據統計,高豐村已整合散亂農田300余畝,全村改造農田總面積達3200余畝。小田改大田后,不僅便于機械化作業,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顯著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糧食產量。村民們紛紛表示,現在種地更省力、更高效,收入也大幅增加。
隨后,譚書記帶領隊員們參觀了高豐村秸稈綜合化利用企業。該企業從糧食的種植、收割、高效風干到秸稈的循環利用,構建起一條生態農業產業鏈。這不僅解決農村稻田秸稈處理難的問題,促進了資源的綠色轉化,還為村集體增收,達到提升環境治理、創造就業崗位、創收可觀利潤三效合一的效果。
最后,我們來到了高豐村的文化地標——栗山書院。栗山書院的創始人荀耀林先生,心系故土,熱愛傳統文化,他通過開展公益書法課的方式,不斷挖掘本地的傳統文化文物歷史,傳承當地文化。荀老師表示,身居福地,欣逢盛世,他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為桃林寺鎮打造文化之鄉出力,為高豐村打造文化亮點出力。
調研過程中,同學們深受啟發,他們認為,要實現鄉村振興,一要凝聚多方力量,團結一心艱苦奮斗,二要重視科技創新,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三要注重文化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此次中南大學“星火計劃”汨羅支隊的實地考察,不僅讓青年學子們直觀深入地洞察了新時代鄉村建設的活力與潛力,更激發了他們投身鄉村振興的堅定信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