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景觀作為一種普遍性的社會語言現象,因其隨處可見而讓人們常常習以為常。但是,對于一座現代化城市而言,語言景觀不僅有較強的實用性功能,更是視覺文化以及城市生態的有機構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央視曝光的鼓浪嶼宰客事件,旅客從被出租司機拉到旅行社經營的散客中心購買高價套票,再到導游、商家聯手誘導消費,環環相扣,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而旅客多次向廈門有關監管部門反映該現象,均未能得到有效解決。被央視報道后,鼓浪嶼人流量一落千丈,進而也導致廈門的旅游產業遭受重大打擊。該事件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旅游市場中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對廈門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圓洲行動隊”實踐團隊決定以廈門語言文化景觀為切入點,深入調研鼓浪嶼、中山路及廈門大學等熱點旅游景點,旨在通過語言景觀的研究,為廈門旅游業態的健康發展、行業風氣的改善以及城市形象的重塑提供科學依據和可行方案。
鼓浪嶼
實地調研伊始,我們走遍鼓浪嶼旅游景區,深入商戶,共調查收集了700 份調研問卷。同時,我們對鼓浪嶼景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地名與建筑命名調查,實地調查了歷史建筑、文化建筑及西方、華僑、本地軍民建筑等地,著重搜索調查鼓浪嶼的各處地名、路名、路牌、門牌、建筑名稱、平面地圖展示牌、商鋪招牌、植物名稱牌、戶外標語、電子顯示屏、書法景觀(牌匾、楹聯、石刻等)、旅游紀念品包裝、宣傳海報、廣告牌、警示牌、各類信息牌等公共空間中各類語言標牌,逐一拍照記錄并收集、分析數據,探索其象征意義,考究當前語言景觀設計背后的原因理據,系統整理鼓浪嶼的語言景觀特征,同時考察是否存在誤導游客或不利于旅游形象塑造的語言使用現象。
此外,我們團隊結合多模態話語分析等前沿方法,深入挖掘語言景觀背后的文化、歷史和社會意義。同時,通過研究當地常使用景觀語言的特點,得出哪種景觀語言占據主導地位以及景觀語言選擇背后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政策取向,揭示其對廈門旅游城市形象的影響。本次實踐調研預期通過研究成果,為鼓浪嶼的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以及廈門市旅游業整改提供一定科學依據,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和可持續發展策略。同時,我們將合理的提出優化語言景觀的建議,進一步提升廈門市作為旅游地的形象和競爭力,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思明區 ——中山路、廈門大學
我們基于對鼓浪嶼語言景觀的二次研究,我們將實地調研范圍擴大至廈門市思明區,重點研究了廈門市思明區中山路和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兩地的景觀語言。廈門大學作為教育文化的重要陣地,其語言文化景觀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和審美意義。通過調研發現廈門大學思明校區的校園語言景觀十分豐富且涉及眾多字體,為此我們還重點對廈門大學思明校區的校園語言景觀進行了拍照收集,逐一分析。例如,廈門大學思明校區的西門與南門都是魯迅字體,而新校門采用的是嘉庚體等等。作為廈門老城區的代表,中山路的語言文化景觀同樣豐富多彩。我們對沿街商鋪、歷史文化遺址、公共宣傳設施等進行全面調查,分析中山路語言景觀的獨特之處,以及其對游客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本次實踐調研不僅關乎鼓浪嶼與廈門大學思明區本身的文化保護與發展,更具有廣泛的學術和實踐意義,為全球語言景觀研究領域貢獻新的理論視角和方法。在調研過程中,我們將不僅關注語言文化景觀的表面現象,還將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旅游業態和行業風氣。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商戶和游客等方式,了解廈門旅游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游客的真實需求和反饋。同時,我們將分析宰客事件等負面事件對廈門旅游形象的影響,探討如何通過改進語言文化景觀等手段來重塑旅游城市形象。例如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與不足,提出優化語言景觀的具體建議,如統一規范命名、提升文化內涵、增強藝術美感等。結合廈門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景觀方案,為廈門旅游城市形象的重塑提供有力支持。
在重塑廈門旅游城市形象的征途中,語言文化景觀的調查與研究不僅是對現狀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積極探索。“圓洲行動隊”以實際行動踐行探索廈門語言文化景觀、重塑旅游城市形象;以傳唱圓洲文化之音的決心,讓更多人關注到語言景觀,重煥廈門旅游之繁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