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縣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以解決青年操心事、煩心事為著力點,圍繞創業環境、創業政策、創業服務,打造“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青年創業友好型街區,聚力提升青年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創業環境營造“有深度”,提升青年獲得感。政企聯動籌資400余萬元打造青年創業就業特色商業街。一是精選青年新興業態。發布青年街區調查問卷1300余份,廣泛征求青年對于街區業態規劃意見建議512條,經過整合分析研判,依托街區現有資源,最終確定咖啡館、時尚音樂餐廳、DIY手作、文化創意等30余種新興業態,提升創業精準度。二是凸顯青年潮玩元素。在街區規劃設計中,突出市場需求,傳遞“潮街”概念,融入街頭文化、新中國風等當代青年審美元素,設置“浪漫音響小屋”、“老城舊事”造型牌樓、“青春影像”等標志性打卡點,烘托青春活力的商業氛圍,為街區“引流”,提高創業孵化成功率。三是搭建青年樂享公共空間。聚焦“青·聽”“青·會”“青·思”三大主要功能,打造一個能傳遞人文關懷、傳播正能量、創造社會價值的新型“青年會客廳”,免費向青年和企業開放,常態化開展職場提升、互動交流、創新創業特色活動,進而成為引領創業青年成長的重要課堂和共筑共享資源的重要平臺。
二、創業政策扶持“有力度”,提升青年安全感。以滿足青年創業者的需求為切入點。一是爭取更優惠的租金減免。組織召開青年雙創街招商洽談會、座談會10余次,經過與運營公司、業主友好協商,推出第一年免租、三年減租政策,大大降低創業青年初期成本。二是提供更劃算的金融貸款。聯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商行等優質銀行面向街區創業青年推出專項低息金融貸款,開通貸款“綠色通道”,解決創業資金籌措難題,進一步提振青年創業信心,目前已發放創業貸款600余萬元。三是采取更有效的結對幫扶。建立百人青年創業導師庫,組織青創導師與街區創業青年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圍繞創業方向選擇、創業風險評估、創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提供專業化、體系化、針對性指導。
三、創業服務“有溫度”,提升青年幸福感。強化“鏈條服務”,打通創業“最后一公里”。一是提供“貼心”生活服務。聯合愛心企業打造青年公社食堂,推出“9元午餐”管飽套餐,并針對街區創業就業青年推出優惠飯卡制度,目前已惠及街區青年1萬余人。為街區創業青年爭取免費停車位115個,降低創業青年通勤成本。就近開設青年人才驛站,為街區創業青年提供過渡性免費居住空間,緩解住宿難題。常態化舉辦”人才云集,愛在云Young”等青年人才聯誼交友活動,打通青年婚戀交友通道。二是提供“省心”入駐服務。聚焦創業青年手續辦理流程不熟悉、政策理解不到位等共性難題,設立創業就業公共服務站(分中心),免費為創業青年提供協助證件辦理、熱點政策解讀、項目申報、企業法務等服務。三是提供“舒心”休閑娛樂服務。積極培育“夜云陽·潮生活”夜間經濟文化品牌,圍繞夜品、夜游、夜購、夜娛、夜健,提檔升級城中城小吃街,舉辦“云集市”“青春后備箱集市”等“High”玩集市,提升青年夜間消費體驗。鏈接商圈健身房、圖書閱讀吧、電影院,充實創業青年“8小時”外生活,滿足創業青年健康運動需求,豐富創業青年精神文化世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