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偉大事業都基于創新,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上,夢想、創新、實干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法寶。
夢想是大海航行的燈塔,是破浪前行的引擎,是迎風蓄力的風帆。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夢想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念之魂。正是基于對浩瀚太空的向往,才成就偉大的探月工程,助推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傳承弘揚優良傳統,形成了“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偉大探月精神。敢于筑夢,勇于追夢,才能圓夢。在實現中國夢的新征途中,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敢于超越,追求卓越,走好科技自立自強之路,讓夢想之花在中國大地上異彩綻放。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是國家持續發展的根基,是民族屹立不倒的動力,決定大國的命運末來。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助推科技強國。中國高鐵從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到自主研發,在動車組技術、軌道技術、通信信號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高鐵產業鏈,提升了中國制造業的整體水平。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創新驅動下蓬勃發展。創新電池技術,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和安全性,寧德時代等企業成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整車設計、智能化技術等方面也不斷創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性能、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做敢于創新的“急先鋒”,突破思維定式,創新工作理念,多向、多角度地集聚資源要素,拓展增長空間。
激發創新活力,離不開制度激勵,建立營造有利于激勵創新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文化尤為重要。“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人類制度文明的發展方向,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只有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才有創新的動力。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建立專利權制度和公司制度,促進科技進步與市場應用有效結合,率先進入現代文明時代。為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如補貼政策、購車優惠政策、充電設施建設政策等。這些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完善法治體系,保障創新推動科技和市場經濟發展,實現正向互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唯有腳踏實地,才能成就偉大事業。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一代代勤勉務實的科學家孜孜不倦、皓首窮經的結果。無數醫護人員舍生充死、日夜奮戰;廣大扶貧干部堅守一線、決戰決勝,千萬快遞小哥頂風冒雨、服務萬家…中國人民取得今天的成就是艱苦奮斗來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干實。唯有共爭朝夕,接續奮斗,以實干篤定前行,方能把偉大事業在繼往開來中推向前進。
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多一些求異思維,多走創新之路,勇于追夢,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成就“功成必定有我”的事業,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