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一頭連著 “夕陽”,一頭連著 “朝陽”,關乎千家萬戶百姓的福祉,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抓好 “一老一小” 兩個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鍵環節,更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一、“一老一小” 問題的重要性
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奉獻了青春和力量。如今,他們步入晚年,理應得到關愛和照顧。讓老年人過上幸福、安穩的晚年生活,不僅是家庭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從基本的生活照料到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從醫療保障到適老化設施建設,每一個環節都關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成長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給予他們優質的教育、關愛和保護,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的基礎。從嬰幼兒的托育服務到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從兒童的身心健康到安全保障,每一項工作都牽動著無數家庭的心,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進步。
二、共產黨員在 “一老一小” 工作中的擔當
關注老年人需求,傳遞溫暖關懷。共產黨員要深入基層,了解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積極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如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和豐富的娛樂活動。組織志愿者開展關愛老年人行動,定期走訪慰問孤寡老人、貧困老人,為他們送去生活物資和精神慰藉。同時,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協助開展健康體檢、醫療保健知識講座等活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例如,在一些社區,共產黨員帶頭成立了老年志愿服務隊,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如買菜、打掃衛生、維修家電等。他們還組織老年人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如書法、繪畫、舞蹈等,讓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找到樂趣和歸屬感。
呵護兒童成長,托起明天的太陽。共產黨員要高度重視兒童的成長問題。積極推動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為孩子們提供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關注困境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通過結對幫扶、愛心捐贈等形式,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加強對兒童的教育引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科普講座、讀書分享會、手工制作等,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創新精神。
在一些農村地區,共產黨員積極爭取各方資源,為留守兒童建立了 “留守兒童之家”,配備圖書、玩具、電腦等設施,讓留守兒童在課余時間有一個學習和娛樂的場所。他們還組織志愿者為留守兒童進行課業輔導、心理疏導,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三、多方合力,共同抓好 “一老一小”
抓好 “一老一小” 工作,需要政府、社會、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應加大對養老和托育服務的投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監管力度,提高服務質量。社會各界應積極參與,發揮各自優勢,為 “一老一小” 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家庭也要承擔起應盡的責任,關愛老人,教育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共產黨員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宣傳 “一老一小” 工作的重要性,動員更多的人參與到關愛 “一老一小” 的行動中來。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等的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 “一老一小” 事業的發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抓好 “一老一小” 兩個重點,是踐行黨的宗旨、為人民謀幸福的具體體現。讓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關愛 “一老一小”,為繪就民生幸福畫卷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