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號召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充分發揮青年大學生的力量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并為鄉村的孩子們創造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暑期學習生活,廣東財經大學志愿者組織“小橘燈山區助學”團隊于2024年7月17日前往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得妥鎮中心小學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的火炬,十六年的接力傳承
在崎嶇的山路上,小橘燈山區助學團隊已經走過了十六年的風雨歷程。團隊于2009年創立并由一代代熱衷于教育的志愿者傳承接力。團隊十六年來秉承著教育公平的原則,力求在現有資源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力讓山區的孩子們享受到與其他地區兒童相似的成長機會。“無論孩子們生活在哪里,他們都有權獲得平等教育的機會;既然他們目前無法走出大山,那就把外面的世界帶到大山里。小橘燈十六年堅持上山正是為此而堅守”志愿者湛美婷說。
今年,盡管團隊面臨著支教點的變更,受泥石流的影響前往的車程延長,暴雨致水電中斷而停學兩天等困難的阻撓,但最終還是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實踐活動。在十六年期間,支教點有所更迭,團隊面臨了不同的挑戰和機遇。盡管如此,團隊成員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以及對孩子們未來的深切關心依舊保持不變。
知識星光,照亮學途
小橘燈團隊開辦的為期四周的成長營經過了精心準備,每門課程都注入志愿者們極大的熱情。團隊期望通過此次暑期學習,幫助孩子們在知識與技能層面得到進一步提升。團隊在備課期間不僅重視傳統學科教育,如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和勞動基礎知識的儲備,更注重通過知識關聯來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并提供下一學習階段的預習指導。團隊也深知課外發展和自我了解的重要性,因此特別開設了心理生理課程,旨在幫助孩子深入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和心理狀態,培養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為了拓寬孩子的視野,團隊精心設計了文化旅游課程,通過介紹中國各地的自然風光、文化遺產和民俗風情,讓孩子領略國家的壯麗山河和多元文化。團隊還推出手工課程,鼓勵學生動手制作,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武術課五步拳的學習不僅鍛煉了他們的體魄,也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武術的深厚魅力。
活力四射,歡樂滿堂
成長營期間,除了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志愿者們還為孩子們策劃了一場運動會和游園會活動。活動當天,孩子們來到課堂之外,他們的青春活力在體育運動和游戲中得到了充分釋放。
2024年8月1號清晨,運動會在得妥鎮幼兒園順利開展,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與比賽,裁判組由志愿者們共同擔任。據了解,本次運動會共包含三人四足賽跑、丟沙包、飛盤賽、拔河等四個團體比賽項目,參賽班級根據在項目中的不同名次獲取對應的積分。比賽過程中,同隊的運動員們團結協作、緊密配合,周圍觀賽的孩子也會熱情地為運動員們加油助威。經過一整個上午的激烈比拼,運動會伴隨著拔河項目的結束而告一段落,裁判長最終根據積分高低為參賽班級進行排名。比賽結束后,志愿者鄭桂柱表示:“在賽場上,我們看到了這群孩子身上獨特的活力與沖勁,這是在室內課堂上所看不到的一面。他們會因為班級榮譽感而全力以赴,也會因為享受體育競技的過程而開懷大笑。”
8月1號下午兩點,負責各個攤位的志愿者就位,游園會活動正式開始。本次游園會設置了多個游戲項目,孩子們手持兌獎券,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參與著各種趣味盎然的游戲。活動一直持續下午四點鐘,在最后的兌獎環節,所有參與本次游園會的孩子都在兌獎處挑選到了自己心儀的獎品。
掌聲回響,念念不忘
2024年8月8號上午,在孩子們的期待與歡呼聲中,得妥鎮中心小學暑期成長營的文藝匯演如期舉行。本次匯演全體學生與志愿者共同參與,得妥鎮中心小學主要領導以及部分學生家長蒞臨活動現場,與孩子們同樂。
據了解,此次演出的節目由各班學生以及全體志愿者共同籌備編排,類型多樣。活動開始前,由四班孩子帶來的合唱節目《紫荊花盛開》揭開了文藝匯演的序幕。緊接著,舞臺上的小主持人正式宣布匯演開始,臺下的家長與孩子們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伴隨著班級合唱、舞蹈表演、歌曲串燒等多個節目的展示,孩子們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獨特風采,舞臺下的每一次掌聲和歡笑都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和肯定。中間穿插的獎品分發環節,也是不斷地將匯演的氣氛推向高潮。在匯演的最后階段,得妥鎮中心小學的王校長以及全體志愿者們輪流上臺發言,對本次暑期夏令營活動進行了深刻且全面的總結,同時表達了對支持夏令營活動的學生家長的感謝。對于此次文藝匯演,志愿者張誠濤這樣描述:“今天參與表演的孩子們都非常的棒!每個小演員都有獨特的閃光點,他們精彩的表現獲得了全場觀眾的喜愛與贊揚,也為我們的成長營活動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走入心房,真情對話
用心傾聽每一個家庭的故事,用筆記錄下每一份期許。2024年7月29號下午5點,為加深對學生家庭情況的了解,并增進志愿者們與家長的聯系,志愿者們分成兩支隊伍徒步前往學生家中進行家訪。
“各位老師快進家里坐,一路走過來真是辛苦了。”到達家訪地點之后,受訪家長熱情地歡迎志愿者們的到來。家訪過程中,志愿者們就生活條件、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學生學習情況等多個方面與家長展開了對話,以此來了解孩子們的具體情況。面對提出的問題,家長們非常耐心地進行回答,其中也會穿插對志愿者助學工作的贊揚與肯定。據統計,小橘燈團隊得妥支教點今年共走訪了7戶家庭。
在此次家訪中,志愿者們特別留意到有多個家庭在對話中提及“9.5”瀘定地震。根據受訪家長的描述,志愿者了解到其中一戶家庭的學生在地震中失去了他的親人,也有部分家庭因為地震后房屋損壞嚴重而被迫遷離。通過對相關細節的追問,志愿者們對家訪學生的家庭情況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家訪結束后,志愿者吳晨新在他的采訪筆記本上記述道:“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將他們的生活節奏打亂,有的家庭甚至在地震中失去了他們摯愛的親人。但讓我很感動的是家長跟學生都很樂觀與堅強,他們在災難之后積極地去尋找出路,帶著對未來的期許向前走。災難可以摧毀房屋,但摧毀不了受災家庭重新生活的決心和希望。”
橘光雖微,能匯星河
團隊的腳步在山區留下深深的印記,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也感受到了教育的重量。雖然助學團隊的力量有限,但是信念和決心是無限的;團隊的旅程還在繼續,誠邀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一同助力鄉村教育,為山區孩子的明天插上夢想的翅膀。
“橘光雖微,能匯星河;支教路上,步履不停;山高水長,夢不遠行;教育之花,綻放山間。”
(廣東財經大學小橘燈山區助學團隊 王炫 湛美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