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9日消息,當地時間18日20時18分,日本長野縣發生5.1級地震,震中位于長野縣北部,震源深度13千米,多地震感強烈。
隨后當地一夜連續發生47次地震,其中包括兩次震度為4級的明顯晃動。
日本氣象廳稱,這是自2024年1月能登半島地震以來,首次觀測到震度為“5弱”的強烈震感,并提醒此次地震中搖晃較強的地區可能會發生落石或山崖崩塌等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底日本政府方面公布了有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損失估算數據。
數據顯示,如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較上一次在2013年得出的估算值(約220萬億日元)大幅上升,且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
研究已知,以日本東海地區以西的太平洋沿岸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為止反復發生,最后一次是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
日本氣象廳及地震相關專家等方面認為,自靜岡縣到南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在未來有發生特大地震的風險,并持續在關注和評估相關數據。
結合今年1月份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最新評估數據可知,南海海溝今后30年內發生規模8至9級地震的概率,已提高至約80%水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