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7屆廣交會熙熙攘攘的展廳里,一位華裔女商人正專注地操作著一臺小巧的雙屏設備。她叫張明月,一位有著20多年外貿經驗的“老廣交”。此刻,她正在科大訊飛翻譯機服務點,觀察、體驗、交流,最終決定為自己的全球生意添置這位AI“小幫手”。
時代變遷下的外貿新路
“以前做生意,我講英語就可以解決溝通的問題,現在環境變了。”張明月的眼神中閃爍著見證時代變遷的光芒,“要將市場拓展到中東、南美、非洲這些國家,我就希望可以和這些國家的客戶直接用他們的“家鄉話”溝通,這樣可以更好地建立信任。”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大山”,當下外貿市場風云變幻,機遇與挑戰并存。張明月20余年前就帶著家人遠赴北美,將廣東的電器和燈具推向彼岸市場。如今形勢變化,她的目標更加宏大了——“將廣東好的產品推銷給全世界”。在北美市場耕耘多年后,她順勢而為,計劃將業務版圖擴展至中東和南美等地,這意味著僅懂英語已不足夠,她需要能夠用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小語種與客戶直接對話。
“用這樣的能講當地語言的翻譯機和他們溝通,大家談起生意來更暢通、更容易形成信任感。”作為生在廣州、長在廣州的海外華人,張明月深感自己肩負著溝通橋梁的責任,“與手機翻譯軟件相比,這臺AI翻譯機在嘈雜環境中依然可靠,還能離線使用,僅需0.4秒就可以完成翻譯,反應迅速。”
小小翻譯機,大大世界觀
在廣交會展廳的另一端——服務機器人專區,土耳其園藝設備商CEMIL CIHAN熟練地挑選著一臺訊飛雙屏翻譯機。“這已經是我購買的第15臺訊飛翻譯機了”,他通過翻譯機告訴記者,“從2022年開始,這位AI助手就成了我拓展中國市場的秘密武器。”有趣的是,CEMIL還自豪地表示:“用上AI翻譯機之后,我交上的中國朋友比土耳其朋友還多!”

類似的故事在廣交會上不斷上演。一位南美智利的電動汽車銷售公司CEO興奮地分享,正是因為科大訊飛的翻譯機,他在中國成交了很多訂單,其中一個訂單金額高達100多萬元。此次他還特意多買了一臺,送給同行的朋友,幫助他在中國實現無障礙溝通。
張明月在體驗過程中,恰好遇到一位來自山東的客商,因完全不懂英語而無法測試翻譯機性能。她立刻用英語進行現場演示并告知其準確度。這位剛剛相識的外貿同行當即買下一臺,兩人還互加了微信準備長期交流。這正展示了AI翻譯機不僅連接了不同國家的人們,也在連接著有共同需求的中國商人。
國產AI的自主創新之路
鮮為人知的是,這小小的翻譯設備背后,凝聚著語音龍頭科大訊飛26年如一日的技術積累。作為第137屆廣交會指定翻譯機,科大訊飛AI翻譯機支持85種語言在線翻譯,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支持17種語言無網絡離線翻譯,能在嘈雜的展會環境中精準捕捉對話。
這些成就并非一朝一夕。科大訊飛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國際權威人工智能競賽評測中,他們獲得CHiME(語音識別)五連冠、IWSLT(口語機器翻譯)三連冠、Blizzard Challenge(語音合成)十四連冠的驕人成績。正是這種“掃地僧”般的長期主義精神,鑄就了擁有1000多項翻譯專利的完全國產化技術。
連接世界的“第二種選擇”
連續20多年參加廣交會的張明月注意到,如今廣交會吸引的國際客商來源越發多元化,使用小語種的外商不斷增多。當各國商人能用“家鄉話”洽談,并立即聽到熟悉語言的反饋時,親切感和信任度自然水到渠成。

“這場外貿變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張明月保持著樂觀態度,“它大大加速了中國與全世界的鏈接。”面對前景,她已規劃好要善用AI工具,將廣東優質產品推向全球。
從大企業到小商戶,從傳統行業到新興領域,AI翻譯機正在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得力助手。它不僅是語言的轉換器,更是連接世界各地商機的橋梁。當中國制造通過這樣的科技工具走向世界,當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能夠暢通交流,地球村的距離被無限縮短,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合作也隨之深入人心。
這正是科大訊飛堅持自主創新、為世界提供“第二種選擇”的生動實踐——用中國智慧和中國技術,讓世界溝通無障礙。(黃磊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