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劉震
爽朗的大笑、勤儉的生活、無私的奉獻,三個信條貫穿了76歲老黨員劉秀明的大半生,從2005年開始,退休黨員劉秀明就回到老家膠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義務為村民剪頭發,分文不取,一干就是20年。

今年76歲的劉秀明是膠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人,作為一名退休老黨員他“節儉”的美名被全村人熟知,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1998年買的褲子一直穿在身上,鞋子壞了自己修理,修好繼續穿,甚至有村民開玩笑說他“一年花不了100塊”。然而,就是一個如此節儉的人,卻義務為全村人理發,一干就是20年,分文不取。

年輕時,劉秀明做過小學老師,當時他便自學理發幫助家庭困難的孩子,后來進入政府工作直到2005年退休。“我當時就想,退休了我拿退休金,相當于國家養著我,但我不能白拿,就想著為大家服務。”劉秀明說,從那時起他便“重操舊業”在村里開起了免費理發店,全村人不分老幼都可以來免費理發,行動困難的老人他便上門服務,沒想到一干就是20年。20年來,劉秀明累計理發1.6萬余次,工具就用壞了十幾套,始終分文不取。

然而,義務甘當理發師的背后,也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由于理發需要長時間保持站立抬胳膊的姿勢,這對于一位已經76歲的老人來說實屬挑戰,每完成一次義務理發,腰椎便連著整個手臂酸痛無比。“剪斷的是頭發,剪不斷的是情義。”劉秀明說,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只要人家找上門,他都來者不拒。
管理村黨支部委員王彩超從輩分上論是劉秀明的孫媳婦,她對這個爺爺無比尊重。“我爺爺能堅持20年太不容易了,尤其現在歲數大了身體也不似從前,我們村委也盡可能提供便利,希望爺爺的這種奉獻精神能夠為下一代樹立榜樣。”王彩超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