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ETF正從“被動跟蹤”向“主動增強”的策略升級。
4月15日,永贏基金上報科創綜合價格增強策略ETF,和早前上報的嘉實基金、銀華基金、易方達基金一同,成為首批4家上報科創綜指增強策略ETF的公募機構。
2025年以來,A股科技股持續上漲,漲幅明顯高于其他板塊。截至4月16日收盤,科創50指數收漲0.81%,科創100、科創綜指年內分別累計上漲6%、3%。
這也讓科創ETF新發市場火熱。上交易所披露最新數據顯示,科創板主題ETF的規模合計已達2500億元,其中71只科創板ETF已上市交易。自“科創板八條”政策發布以來,新增42只科創板ETF上市,較“科創板八條”發布前數量翻倍;布局科創板ETF的基金公司達26家,較“科創板八條”發布前增加12家。
銀華基金分析,相比科創50、科創100等科創板寬基指數,科創綜指的覆蓋面更廣、表征性更強。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586家。從市值表征來看,科創綜指現有569只成分股,合計總市值達74492.23億元,對整個科創板的市值覆蓋度近97%。
從不同產品的凈值表現來看,科創板ETF內部已經有分化跡象。以4月15日數據為例,科創芯片ETF單日凈申購2.62億元,近一周合計吸金1.87億元,最新規模達241.34億元,年內規模增長約40%;而部分中小規模產品如科創價值ETF年內縮水近15%。
“同質化問題一直是寬基金產品繞不開的問題。”某頭部基金公司指數投資部負責人說,當前超六成科創板ETF跟蹤標的集中于科創50、科創100等寬基指數,且費率戰愈演愈烈。
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總經理蘇俊杰對第一財經分析稱,科創板是一個具有高彈性、高波動特點,且個股投資門檻較高的板塊。截至2025年3月20日,投資科創板的ETF中前十大ETF規模合計占比超過87%。按規模加權計算,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占56.5%。因此,個人投資者的交易情緒對科創板行情波動的主導作用,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擇時指標。
蘇俊杰進一步分析稱,由于科創板上市企業多為高成長性科技公司,具有小市值、高彈性的特點,再加上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較高的準入門檻,這導致板塊股價整體波動較大。
“今年以來,科技成長主題是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永贏基金分析稱,從行業層面看,隨著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包括但不僅限于中國電子及半導體等完整產業鏈受益明顯。與此同時,科創板今年整體表現亮眼,在4月7日調整下跌后,指數行情層面上,整體而言,科創綜指在產業利好與估值優勢的共振下,未來有望展現出更好的表現。
嘉實基金認為,政策持續加碼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領域,國產替代加速有望為科創板企業打開增量市場。另一方面,國產AI大模型領域的技術突破,科技成果將進入集中爆發期。伴隨政策持續加碼和產業升級縱深推進,科創板塊或將吸引更多增量資金關注。
銀華基金判斷,未來AI產業趨勢邏輯不變,“對等關稅”下國產替代及信創產業鏈或迎來發展機遇,板塊內“硬科技”屬性強、成長潛力高的個股更受關注。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