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以下簡稱“中國輕工聯”)在北京召開中國輕工聯五屆五次、總社八屆五次理事會,會上宣布了《關于2024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并舉行頒獎儀式。其中,由海爾機器人主導的《異構數據協同大模型推理關鍵技術研發及在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項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輕工聯科技獎是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批準設立,是中國輕工業領域的最高科技獎項。而在本屆評獎中,海爾則是清潔機器人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破局:解決感知痛點,清潔無感化更智慧
“明明知道有障礙,就是繞不過去”,這或許是不少人對掃地機器人的印象。這是因為早期的清潔機器人技術處在“只感不知”的初期階段,只能識別問題,卻不知怎么處理。而隨著產品的創新迭代,現在的行業技術雖然已經邁過這一階段,但也隨之遇到了新的難點:“只感不智”和“只感不融”。簡單來說,現在的清潔機器人可以識別感知、也能進行指令化處理,卻仍然不夠聰明;另一方面,每個家電的傳感器都相對孤立,彼此感知缺失融合,無法互聯互通,用戶實際應用體驗感差。
此次海爾機器人獲獎技術中的“異構數據融合”部分,就是讓多個傳感器融合為1個傳感器,解決了“只感不融”的行業難題,進而做到“降成本、減體積、強感知”,并提升了機器人與家電的互聯互通能力,可實現廚掃聯動、人感聯動、環境聯動等多種使用場景。廚掃聯動場景下,清潔機器人感知到煙機灶具停止運行后會主動清潔廚房地面,并啟動機器人的清潔液加注與熱水洗功能;人感聯動場景下,機器人能根據攝像頭形成的活動熱度地圖,感知用戶經常活動的區域,并制定合理的清潔計劃;環境聯動場景下,機器人則能在監測到室內空氣質量數據超標時,自動為地面除塵清潔,提升用戶生活環境的空氣優良程度。

同時,獲獎技術中的“推理大數據模型”部分,則解決了“只感不智”的難題,讓機器人具備“主動學習思考”和“自主決策行動”能力。拿AWE展出的海爾全智能掃拖機器人V40為例,在該技術的應用下,以海爾AI-Smart Home算法為內核,可以做到AI主動尋污,通過全屋快速巡查,一旦捕捉到污漬,便自主規劃清潔方案,開啟專項清掃,改變了傳統的“指令式”清潔;配合AI綠眼顯塵技術,可以智能識別多種垃圾,并根據污漬種類、面積大小,自動生成個性化的清掃方案;結合AI復洗復拖技術,也能自動判斷地面清潔程度,自主決策清潔策略,避免盲目清掃。而且它還是智慧家庭的移動感知中心,實現與智慧家電的互聯互通,比如在陽臺場景中,與洗衣機、晾衣架形成了“洗掃聯動”“曬掃聯動”,衣服洗完、晾完后,掃地機器人自動開啟清掃,將衣物抖落的毛絮等清掃干凈,保持地面清潔。讓掃地機器人從專注于功能到聚焦整體家居體驗的便捷、高效,融合不只是實現了功能疊加,而在于場景條件下更智慧的家居生活體驗。
立標:千億賽道布局,重構產業生態
實際上,海爾對機器人產業的布局,并不僅限于清潔機器人領域。2021年起,海爾就在加速布局家庭服務機器人產業,至今已深入探索并形成了家政、陪護、養老三大核心布局。
在上個月的AWE上,我們就已經看到海爾機器人帶來的多種家庭場景中的應用與探索解決方案,向大家展示了“無人家務”生活的美好圖景。可以同洗衣機智能聯動的洗護機器人,一旦感知臟衣籃有衣物,就伸出靈活機械臂,拿衣、取衣全程自動,一氣呵成;人形機器人為用戶遞水、送花、打太極,兼具服務與陪伴使命;外骨骼助行機器人則能幫助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和登山愛好者更加自如的行動,享受生活的美好......此次獲獎的技術也正在逐步應用到人形等各類服務機器人身上,讓機器人可以與家電無縫配合,與用戶交互更加自然流暢,讓“無人家務”的理想生活更早的照進現實生活。

2024年,山東發布的《2024年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認定和培育名單》中,點名海爾家庭機器人產業領銜打造《山東省服務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為服務機器人家庭場景應用的開拓者,海爾機器人聚焦無人家務、康養陪護等核心場景,通過AI技術與家庭場景的深度融合,正在定義家庭智慧生活的未來圖景,這不僅是中國制造向智能化躍遷軌跡的映射,更將推動整個產業進程的步伐,為未來的智慧生活賦予新的內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