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5日消息,騰訊汽車《車市熱議 》欄目邀請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朱西產教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李顏偉、一苒一刻主理人一苒以及騰訊汽車產業觀察主編傲敦,圍繞“蔚小理”三兄弟后續市場發展和態勢進行了探討。
對于蔚小理未來3年發展趨勢,朱西產教授的觀點較為犀利。
朱西產認為,(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最后能夠獨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盡快兼并重組合作。
年產量干不到200萬輛的,我估計都活不下去,體量太小,研發費用過高。需要用各種方式去合作合資。因為研發投入小了,技術進步就停止了,這么高的研發投入這么小的產量,你就等“死”。
同時,朱西產還指出,理想汽車是成功者,沒犯大錯。小鵬前期過于依賴軟件,忽視硬件,導致產品問題,但引入王鳳英后開始糾正錯誤。蔚來李斌過于考慮情懷,缺乏技術投入,用投資人錢堆服務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李顏偉則認為,理想汽車如果能在純電產品上取得成功,其企業未來的發展比其他兩家將更具優勢。如果這些純電車型能夠復制其在增程領域的成功,理想將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銷量和利潤。
新能源車市場需要死掉的品牌其實太多了,其實能存活下來的企業,我覺得也不會有太多,因為畢竟有比亞迪這么大一個體量的公司,其他這種小體量的,其實我覺得都不會有太多的存在的價值。
一苒則表示,如果200萬銷量如果是車企生存門檻,中國一年就2000多萬的銷量,最后就只能活十個左右的本土車企不到,現在的大部分品牌是不安全的。
小米SU7成為銷售現象,一方面是產品本身有吸引力,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覺得小米品牌“家大業大”,財務狀況良好,且涉足多個領域,買小米車不用擔心品牌消失和二手車殘值問題。
特斯拉賣得好,也是因為其是全球知名的電動車品牌,消費者隨大流購買,二手車商也愿意收,因為好賣且能盈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