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新婚一年,因為同房后出血前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簡稱:浙大邵逸夫醫院)婦產科就診,檢查發現宮頸處有一個1.5cm的贅生物,活檢結果為“宮頸低分化鱗狀細胞癌”。面對早期宮頸癌(IB1期)的診斷,崩潰的小林早已六神無主。
“小姑娘29歲,新婚燕爾,忽聞噩耗,哪里還能冷靜。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醫者為她謀劃,根據她的個體情況給出專業建議。這么年輕的姑娘,我們考慮的不僅僅是保命,更要滿足她的生育愿望。”浙大邵逸夫醫院婦科主任楊建華主任醫師說。
面對必須切除腫瘤的緊迫性和保留生育功能的強烈渴望,醫療團隊為小林制訂了“達芬奇機器人保留生育功能的宮頸癌手術(免舉宮廣泛宮頸切除 盆腔淋巴結顯影、切除) 宮頸環扎術”的個體化方案。
術中,楊建華團隊借助機器人系統精準切除了宮頸癌病灶及周圍部分陰道和韌帶,同時完整保留了子宮體,并用特殊縫線對子宮峽部進行環扎,為未來妊娠筑起“保護帶”。
“機器人手術具有裸眼3D高清視野,540度靈活機械臂,智能震顫過濾的三大核心優勢,不僅能徹底清除腫瘤,讓復雜手術更安全,還能最大限度保護生殖功能。”楊建華說。
術后13個月,小林通過冷凍胚胎移植術成功懷孕,并于孕37周剖宮產誕下健康寶寶。“真的很感激楊主任,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我進行了最全面的安排。要不是她給我信心,我這輩子就真的沒有當媽媽的機會了,也多虧了這根環扎帶,居然撐到了足月!到現在我都覺得難以置信。”
楊建華表示,并非所有宮頸癌患者都需要切除子宮,滿足以下條件可考慮保留生育功能:IB1期(腫瘤≤2cm),選擇性IB2期(腫瘤≤4cm);病理類型為鱗癌、腺癌、腺鱗癌,排除小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及胃型腺癌等特殊病理類型;無高危及中危因素,比如無淋巴脈管浸潤及遠處轉移等;年齡≤45歲且有強烈生育意愿。
楊建華提醒,早期宮頸癌癥狀隱匿(如接觸性出血、異常分泌物),定期篩查(HPV TCT)是關鍵。若確診,應選擇具備“婦科腫瘤 生育力保存”雙資質的醫院,以制訂科學、人性化的治療方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