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15日訊近日,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內,一場爭分奪秒的生死營救扣人心弦。
83歲的胡大爺家住曹縣,近1個月反復遭遇寒戰高熱的折磨。4月2日,胡大爺來到牡丹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住院治療。然而,入院僅3小時左右,病情突然急劇惡化,命懸一線。關鍵時刻,消化內科與重癥醫學科的醫護團隊迅速響應,憑借著高超醫術和果敢決策,成功將胡大爺從死神手中奪回。其中,在無射線引導下于ICU床旁完成的內鏡下鼻膽管引流術,成為此次救治成功的關鍵之舉。

胡大爺的家屬回憶道:“老人在來牡丹人民醫院之前,就已經反復發熱1個多月了,最高體溫能達到42°C。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住院,可一直都沒查出發熱的原因。”長時間的病痛煎熬,讓胡大爺的身體越來越差。4月2日,家屬帶著他來到牡丹人民醫院門診,隨后被收治到消化內科二病區。
入院當天15時許,胡大爺再次出現寒戰、高熱,退燒藥毫無效果,緊接著血壓下降,很快便陷入了昏迷。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郭廣安醫生初步判斷,胡大爺極有可能是膽總管結石引發了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和感染性休克。如此嚴重的病情,對于一位高齡老人來說,危險程度不言而喻,若不及時有效治療,死亡率極高。
時間緊迫,分秒必爭,醫院立即啟動緊急救治方案。胡大爺被迅速轉入重癥監護病房,同時急診CT檢查也快速完成。檢查結果證實了郭廣安醫生的判斷——膽總管結石并發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及感染性休克,重癥膽管炎的Reynolds五聯征全部出現,病情危急,必須盡快解除膽道梗阻、實現通暢的膽道引流,才可能挽救老人生命。
醫生建議進行急診ERCP治療,以最快速度解除膽道梗阻。但ERCP手術需要在介入導管室進行,轉運患者前往導管室不僅風險極高,還會延長術前準備時間。為降低轉運風險、縮短術前準備時間,郭廣安醫生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在ICU床旁進行無射線引導的內鏡直視下鼻膽管引流術。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并確定治療方案后,內鏡設備迅速被推至ICU患者床旁。ICU醫護團隊對患者實施鎮靜鎮痛后,郭廣安醫生在護士長王亞娟的協助下,借助十二指腸鏡,僅用數分鐘就成功完成了床旁無射線引導下經內鏡鼻膽管引流術。看到膿性膽汁順利流出體外,在場的醫護人員都松了一口氣,這意味著解除膽道梗阻后,患者病情有了穩定下來的希望。
郭廣安醫生介紹,在無射線引導下進行ERCP相關操作,難度大幅增加,不確定因素眾多,需要醫生具備極為過硬的內鏡及ERCP操作技術。正常情況下,若非迫不得已,一般不會采用這種手術方式。但此次患者病情危重,轉運風險太大,為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轉運風險,才選擇了這一特殊治療方式。
當晚,胡大爺逐漸恢復意識,生命體征趨于穩定,成功脫離生命危險。4月3日,他從ICU轉回普通病房。4月7日,郭廣安醫生在介入導管室僅用約20分鐘,就為胡大爺實施了內鏡下膽管結石取石手術,徹底去除病因。術后胡大爺恢復良好,4月9日順利出院。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現了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多學科協作的強大實力。從接診后的快速準確診斷,到治療過程中的果敢決策,各個環節緊密銜接。面對病情復雜、危重且高齡的患者,醫護團隊憑借精湛技術和創新救治手段,為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這不僅體現了醫者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更詮釋了醫療技術與人文關懷的完美融合。
未來,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將繼續秉承救死扶傷的宗旨,憑借先進醫療技術和更貼心的人文關懷,為更多患者點亮希望之光。(通訊員 陳國棟)
責任編輯:李明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